江西提高技术含量促粮食“绿色”增收
新华社南昌9月29日电(记者秦宏)推广高产粮种、稻田测土配方精准施肥、使用新型杀虫灯、性引诱剂和生物农药“绿色防控病虫害”……江西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帮助农民实现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的同时收成不减反增,实现粮食“绿色”增收,提质增效。
江西省新干县溧江镇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是附近粮农经常光顾的地方。从选什么种子到怎么施肥、打药,跟着田里的农技专家现场学习怎么种粮,现场验证农业新技术效果,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秘诀”。
“今年我田里用的是示范田中最高产的种子,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的时间和方式也都和这里一样,灭虫灯这种新玩意儿我也在自己田里尝试了。”溧江镇堆背村村民杨国儿告诉记者,以前化肥、农药用得多,稻子长得好看,但是产量却拼不过示范田里的稻子。今年病虫害比较多,田里化肥农药用得更少,中稻每亩却多收了八九十斤,晚稻预计也能增收。“还是得相信技术!”
经常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农技培训的杨国儿,如今已经成为种田能手。今年,从科学种田中看到致富希望的杨国儿,又瞄准了规模化种田的路子,通过土地流转,将自己种的田由130多亩增加到500多亩。
杨国儿种田方式的变化是江西“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西围绕粮食生产高产创建和绿色增收,开展“万亩高产创建带动均衡增产、百亩绿色攻关引领绿色生产”的提质增效示范活动。通过“控土壤酸化、控地力下降、控化肥用量、控病虫害损失、减农药用量”的“四控一减”技术,降低种田成本、提高粮食产量,用实实在在的效果,吸引越来越多的粮农科学种田。
“以前农民靠经验,施肥早稻秧长得快,但无效分蘖多;同时还导致稻田通风透光性不好,病虫害也多,最后产量就不行。”江西省农业厅粮油作物局副局长余冬辉说,“我们推广的技术,能实现农药化肥减量,粮食增收,土地肥力不减。加上推广全程机械化种田,每亩成本一年还可降低200多元。粮农实实在在看在眼里,学习新技术的热情自然就高。”
据统计,2015年,江西全省粮食播种面积5566.96万亩,建立粮食万亩高产示范片436个,推广“水稻双季双机插”模式667万亩,“一季稻+再生稻”模式15万亩,“三控”(控土壤酸化、控地力下降、控化肥用量)施肥技术700万亩,超级稻1100多万亩,全省水稻机械化水平达67.1%,主推技术基本实现县县覆盖。据农情调度,2015年江西秋粮预计产量263.54亿斤,增2.21亿斤。
通过创新、引进和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江西农药零增长稻田面积、有机肥使用比例逐年上升,在保证粮食产量稳中有增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的质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