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敞开“东大门” 上饶蓄势促升级
“万年贡米”的前世今生
1995年,考古学家在上饶市万年县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址仙人洞,这是当年国内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就是在这个被称作“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的万年,其代表性农产品“万年贡米”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去年跻身江西前十位。
正是借助有形的立体交通网络和无形的信息化高速公路,“万年贡米”从古老县域走向了全国。作为江西的“东大门”,上饶市去年以来加速构建东进西联、南融(海西经济区)北接(皖江经济带)、承上(上海)启下(厦门)、通江达海的立体大交通网络,有力推动上饶由“内陆腹地”转向对外开放合作的“门户城市”,向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迈进。
呼啸而来的高铁更为上饶积蓄了发展升级的优势。沪昆高铁杭南长段、京福高铁合福段在上饶市纵横交会,将于今年底和明年分别开通。高铁开通,加速了沿海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产业沿高铁西进的步伐,上饶无疑是江西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加速东部开放升级的重要“桥头堡”。
营造发展升级的“硬环境”,上饶市一边大力推进高铁建设,一边推进机场、高速公路、无水港建设。今年4月,上饶至宁波港的海铁联运“五定班列”由两天一班升级为“天天班”,在利用好浙江方向出海通道的同时,上饶又启动了福州港上饶码头建设。海西胜记国际物流城、三清山机场空港经济区等重要平台都在规划建设中。
328项行政审批项目只留98项
通车多年的浙赣铁路过境上饶,但并没有让上饶持续历史上经济重镇的风光。如何破解发展中的种种制约?上饶市的回答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着力营造与高铁时代相适应的高效率、低成本、无障碍开放环境,以改革红利促发展升级。
去年,江西省出台《关于支持赣东北扩大开发合作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上饶市要通过改革创新,打造江西东部的重要增长极。按照这一定位,上饶积极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议成员城市,主动接受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自贸区的辐射带动,加快建设赣浙闽皖开放合作区平台,与沿海开放政策无缝对接。针对产业不强、集聚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不优等突出问题,上饶加快内部深化改革的步伐。今年初,上饶再次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市级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由去年底的328项精简为98项,精简率为70.1%。在玉山县工业园,客商一入园便拿到一份缩短的“收费清单”,对清单外的收费行为客商可以拒之门外。
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上饶市大力抓好投融资体制改革,筹划组建一家资产规模超过500亿元、能较好对接各类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实体型政府投融资集团公司,进一步增强投融资能力,防止和化解债务风险。
不让机遇呼啸而去在上饶市玉山县城东南四五公里处,原本是一片无人的山地。由于沪昆高铁的玉山站选址这里,上海一家电商企业这两年已逐渐把业务迁到这里,并准备入驻正在这里建设的两千亩面积的电子商务园。
上饶市委书记陈俊卿说,高铁呼啸而来,我们必须奋发作为,不让发展升级的机遇随着列车呼啸而去。围绕将高铁机遇转化为发展升级的实际成效,上饶积极规划建设“高铁经济试验区”。试验区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依托铁路货运网络,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的集聚发展。目前,上饶总部经济产业园已开工兴建,赣浙、赣沪、赣闽、赣台等飞地园区在规划中,饶商回归产业园去年已吸引饶商投资26亿元。
借力高铁,上饶加快产业升级,推出三年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实施意见,重点引导和支持有色金属、新能源、机电光学、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形成广覆盖、多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去年,上饶晶科能源在全国光伏产业中率先走出困境实现盈利,目前延续向好态势。首期投资30亿元的年产十万辆乘用车项目、镁合金板材生产项目、无人直升机项目等今年陆续开工。在上饶,传统产业正借助电子商务和科技创新改造升级。上饶出台了电子商务产业扶持政策,加快建设“淘宝·特色中国”上饶馆、上饶慧谷等电商项目,同时积极推动快递龙头企业兴建快递物流基地,打造区域性高铁快递转运中心。
高铁呼啸而来,江西“东大门”发展升级让人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