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整体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13.05.2015  11:24

  从5月12日召开的全省农业科教系统培训班上获悉,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已实现了从培训到培育、办班到育人、过程考核到绩效考核的全面转型。截至目前,全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2万人,新型职业农民正逐步成为日益壮大的农业经营主体“主力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有效破解“谁来种地”的问题,2012年,农业部在全国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我省确定了黎川、高安、南康等3个农业部试点县。2013年,我省增加了11个省级试点县同步开展试点工作。去年扩大至78个县(市、区),今年全省有86个县(市、区)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现了全省整体推进。为抓好这项工作,省农业部门编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各地从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等方面,积极探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途径,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积极遴选培育对象,组织实施培育工作。

  各县把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回乡务农创业的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等作为重点培养认定对象,以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作为认定管理的重点,选择水稻、生猪、蔬菜、脐橙、食用菌等主导产业,分批培养认定。

  各地构建以农民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为主的“一主多元”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一主”即以农民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为主体,“多元”即以农业职业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为补充,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同时,各地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等需要为导向,加快建立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初、中、高“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我省大力构建县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N+X”基础平台。“1”即县级农民教育培训中心,发挥统筹协调作用;“N”即多个功能和优势互补的教育培训机构,县级农广校成为“N”中的骨干机构;“X”即建在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链上的现场教学及实训基地,开展系统性的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