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万名“绣娘”实现居家就业

13.12.2014  13:02

    新华网江西频道12月13日电(记者 余刚)12日,中国(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在“中国夏布之乡”江西新余开幕,在参展的50多家国内外麻纺企业的展台中,有一处展台显得有点特殊,它是来自新余市妇联,展出的产品都是当地妇女居家做的夏布刺绣。

    在展台前忙着招呼过往客商的新余市妇联发展部部长晏小冬告诉记者,新余有着悠久的苎麻种植和夏布纺织工艺历史,以前在农村,很多妇女都会用麻织夏布,做夏布刺绣。为了传承当地濒临失传的夏布刺绣文化,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从今年年初开始,新余市妇联开展了“万名绣娘奔小康”免费绣娘培训班活动,邀请刺绣能手授课,首批就有80名学员免费参加了为期5天的夏绣培训。

    今年49岁的丁萍华几乎参加了每期的夏绣培训,并创办了自己的绣坊,为周边近300名农村留守妇女解决了就业难题。丁萍华告诉记者,她从2004年开始搞种养公司,承包了3000多亩山林搞生态立体农业,既养猪又种植果树苗木。今年年初,听说市妇联有免费的夏绣培训,因为看好夏绣的市场前景,也报名参加了培训。培训结束后,在分宜县城租了一间300多平米的两层小楼,成立了自己的夏绣作坊。

    绣坊的绣娘都来自周边的农村留守妇女,既有五十多岁在家给子女带孩子的老人,也有20多岁的年轻妈妈。新余市妇联免费为这些农村留守妇女提供夏绣培训,丁萍华为她们提供原材料,并成为她们的经纪人,通过淘宝店或客商订单把她们做好的夏绣销售出去。“就是一种基地+经纪人+绣娘的模式,解决了这些人的就业问题”,丁萍华说。

    今年37岁的林红梅在浙江、福建打工多年,为了照顾上小学的女儿几年前回到了老家,但一直没找到什么合适的工作。“每天要接送孩子上下学,还要给她做饭,朝九晚五的工作肯定做不了”。今年4月份,林红梅加入了丁萍华的绣坊,每天上班时间自由,每个月还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主要是离家近,方便照顾家里”,林红梅说。

    像林红梅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绣娘不在少数,晏小冬告诉记者,“万名绣娘奔小康”活动的目标就是打造全市夏绣产业“个十百千万”工程,即努力在3到5年内,培育一个夏绣产业,建立十个夏绣基地,在全国各地发展百名夏绣经济人,培养千名夏绣工艺师,带动万名绣娘增收致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