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创企业将轻装上阵

11.06.2015  17:57

  省财政安排资金对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的省内企业每户一次性补助50万元,对在上海、深圳及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省内企业每户一次性补助500万元,上市企业所在地政府也要给予适当补助。今年5月,江西省政府出台了22条举措,着眼于解决当前全省经济发展及企业经营遇到的难点和瓶颈,而“互联网+”首次出现在政府扶持政策中。对处于多重困惑的新创企业来说,将从政策红包获益颇多。同时,记者了解到,一些大型企业也将目光投向新创企业,推出为新创企业服务的发展平台。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发力,新创企业有望轻装上阵。

  ■信息日报记者左阳天、曾波群/文

  创企呼声

  希望有更多政策扶持和创业平台

  来自南昌的万方圆酱创始人万方圆近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抱怨,南昌十分缺乏北京上海等地那样的创业产业园!

  万方圆以家族传统秘方制作的酱料,结合现代工艺,利用互联网思维,在淘宝等多个网络渠道销售。

  回忆自己的创业过程,万方圆总是很感慨,他说:“江西互联网思维还没有达到一线城市的高度。在创业初期,由于资金困难,企业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再三,与一线城市对于互联网创业有资金扶持不同,江西以前在银行贷款政策等方面没有扶持力度,企业资金压力大。

  他还说:“另外一方面,对于我们小企业来说,人是最关键的,但江西人员流动太频繁,专业性人才少,我们都是一个个挖过来的,一年下来,公司来来回回40多人进出。而在市场上,也没有相应的培训机制,让小企业发展很受限。

  万方圆之前在北京、上海考察很多次,行业性产业园这种模式他非常认可,把有相同理想和想法的人聚在一起,形成行业效应。这种产业园,在租金、培训等方面都有完善的体制,他说:“要是江西能有这样的产业园就好。

  政府扶持

  22个政策红包力促“互联网+”

  今年5月,江西省政府出台了22条举措,着眼于解决当前全省经济发展及企业经营遇到的难点和瓶颈,从帮扶实体经济、积极扩大投资、促进转型升级、鼓励创新创业4个方面着手,共同助力江西经济发展。其中出台江西省“互联网+”行动计划,设立省级专项引导基金,重点支持互联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平台建设、重点项目孵化、初创企业补助、商业模式创新等。

  而在信贷方面,扩大信贷规模,争取全年新增贷款2500亿元以上。优化信贷结构,确保今年制造业贷款增速和增量高于去年。全年“财园信贷通”发放贷款300亿元,“财政惠农信贷通”发放贷款100亿元。将工业园区外的农业、林业龙头企业纳入“财园信贷通”支持范围。

  江西财经大学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出台的22个政策红包,从政府扶持力度到具体的执行力度都可见一斑,对于江西新创企业来讲,是一个发展的好契机,而在全国关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政策力度会越来越大。”

  同时,我省将不断扩大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范围和应用规模,到2017年全省实现农产品电商交易额超过500亿元。同时,重点扶持一批基础性好、专业化强、成长性高的涉农电子商务重点企业,引导返乡创业大学生、“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农村致富带头人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发挥农村电商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强企相助 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平台

  一方面是政府政策不断地支持,另外一方面,记者注意到,一些大型的企业在推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将目光聚焦到新创企业。而在之前,记者接触的不少新创企业创始人在与记者交谈中曾表示:“在北京、上海其实有很多企业为新创企业提供资源,像创客咖啡、先锋天使咖啡等,为创业者提供交流平台。”同时一些大型企业甚至为新创企业提供资金以及资源服务等。

  而在江西,近日出现一种为企业提供办公、资金、平台、人员等全方位服务形式。记者了解到,这种形式正是绿地集团计划在江西推行的企业服务平台。在房地产企业纷纷转型的同时,绿地集团将自身角色定位为城市服务者,率先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全球企业服务平台系统,实现从房地产开发商向城市服务运营商的转变。2015年,绿地全球企业服务平台(江西)全面启动,致力为江西中小型企业的建设发展提供最丰厚的资源支持、最庞大的扶持系统,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绿地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绿地一直做市场所需,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将自身优势与市场优势结合,是服务于市场的一种做法,更是加强自身发展的一种做法,绿地很乐意共享绿地全球资源,共赢未来。”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