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航程:发展升级再出发

28.07.2014  10:27

   嘉宾名片

   梁勇 1964年出生,江西万载人,研究生学历。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副主任、江西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等职务。围绕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个人撰写和组织推出了一批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应用价值高的研究成果。

   特约主持人名片

   彭春兰 1948年生于吉林延吉,祖籍江西安福。江西日报社原总编辑、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江西省记协副主席、江西省散文学会会长。出版散文集《走过千年》、《女人的眼睛看世界》等专著。

   “五个强化”是发展升级的突破口

  十六字方针是符合我省基本省情的战略抉择,是推动我省改革发展的战略动力;扩大总量,提升质量,打造江西发展升级版,是江西立足当前、谋划未来的理性思考和科学选择。

  彭春兰:省委书记强卫来江西后,在去年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七次(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升级与提速,体现了江西发展的新追求。回顾这一年的发展升级路,强卫书记在近日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强调,要推动发展升级,增强定力,明确路径,激发干劲,走出符合江西实际、具有江西特色的发展新路。请您谈谈发展升级对江西的重要意义。推动发展升级,还需要在哪些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梁勇:2013年7月,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确立了十六字方针,让4500万赣鄱儿女由此走上了发展升级路。今年上半年,江西省GDP达6464.95亿元,同比增长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增幅与湖北并列居中部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17.8亿元,增长12.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2位,为近年来最好位次。在全国范围内经济增速普遍回落的情况下,我省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型升级势头良好。

  详细地说这么多数据,不仅表明我省发展势头好,更重要的是坚定了我们的判断:实践的成效、发展的态势已经证明,十六字方针是符合省情的战略抉择,是推动我省改革发展的战略动力;扩大总量,提升质量,打造江西发展升级版,是江西立足当前、谋划未来的理性思考和科学选择。

  剖析这一系列数字,欣喜过后,我们依然要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江西属于欠发达省份的基本省情没有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仍是主要矛盾。能否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仍然是我省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

  在江西欠发达“帽子”尚未摘除前,我们注定要闯出一条既追求发展质量,又必须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发展路子。“发展升级”的突破口何在?强卫书记在全会报告中提出,我们要找准推动发展升级的切入点和抓手,坚持强化改革推动,强化开放带动,强化创新驱动,强化集聚拉动,强化环境促动。这“五个强化”是在全国全面深化改革时代大背景下江西特色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要在改革推动上有突破。必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把中央和省委的精神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注重上下贯通、加强统筹协调、坚持抓住重点,增强改革的关联性、协调性,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二要在开放带动上有突破。坚持对外与对内开放并举,发挥江西“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独特的区位优势,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昌九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大格局。三要在创新驱动上有突破。推进科技协同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应用;以大数据思维、移动互联网思维谋划和推动产业升级。四要在强化集聚拉动上有突破。继续坚持走集聚发展之路,用好园区发展平台,增强产业聚集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我省产业总体实力和竞争力。五要在强化环境促动上有突破。完善市场机制,优化投资政务环境、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等“软环境”。同时, 要高度重视 “硬环境”建设,积极融入“高铁时代”,继续加快公路、水运、航空、管道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现代物流园区、公路货运站场建设。

   深化改革要理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改革开放是破解江西经济欠发达难题的总钥匙。当前江西应根据中央的部署,用好用足中央赋予的政策,把全省作为“整盘棋”,对改革进程统筹规划。

  彭春兰:改革是第一动力,是发展升级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强卫书记在全会上指出,在强调顶层设计、高位推动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如果上下不通畅,出现中梗阻现象,改革效益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负面效果。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我省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应该如何把握?

  梁勇:大变革伴随大转折,大转折孕育大机遇,大机遇促进大发展,这是改革开放35年历程揭示出的深刻规律。今天,我们面临的是新一轮改革,其广度、深度和力度都前所未有,蕴含的机遇也前所未有。对于正处在爬坡期、攻坚期、提升期的江西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我省欠发达,根子在改革滞后、开放不足,改革开放是破解江西经济欠发达难题的总钥匙。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新机遇,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全面推进我省各领域改革,既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前瞻性地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最终让老百姓分享更多改革红利,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1] [2] 下一页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同时要重视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当前江西应根据中央的部署,用好用足中央赋予的政策,把全省作为“整盘棋”,对改革进程统筹规划,把好改革的关键环节,规划好具体的改革路径和步骤,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应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着力理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好政府职能作用,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激发市场机制的活力。二是着力改革产业结构优化、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重要领域的体制机制,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重点,在实现产业升级上寻求新突破。三是着力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推进“昌九新区”、赣州都市区建设及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赣西经济转型发展为重点,构建特色经济圈,培育新的增长极,形成要素集聚地,并以之牵引和推动全省改革发展。四是着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工业、旅游业、生态农业、低碳环保产业、文化产业等环境友好型产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五是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寻求长江经济带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其他省份的合作,倡导建立高效的合作共赢机制,积极创建省部合作,共推江西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昌九新区”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通关协作,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积极融入“一路一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建设。六是着力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释放城镇化对发展的集聚带动效应,完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险等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昌九新区”将增强区域经济核心带动力

  “昌九新区”的内在本质是通过打造一个共同平台,充分挖掘市场活力,实现区域内的经济要素快速集聚,形成更为强大的经济增长能量,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彭春兰:强卫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尽快启动建设“昌九新区”的可行性研究,为我省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提供更有竞争力的战略平台,努力在激烈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从一年前提出实现“昌九一体化”发展战略,到现在提出建设“昌九新区”的设想,这本身就是发展升级的体现。据了解,您带领省社科院课题组的同志,就“新区”话题已经考察调研了国内多个新区,您认为“昌九新区”对于江西的今天以及未来将会具有什么样的战略意义?

  梁勇:所谓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都上升到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核,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等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今年初,我们社科院就组织科研人员开始了对已获批的国家级新区进行调研,至今,已实地考察了7个新区,其余的也进行了相关资料分析。全会前我们会同南昌市发改委启动了对国家级昌九新区的研究。自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以来,目前全国共有10个国家级新区,这些新区都有明确的发展定位。

  强卫书记在全会上提出了建设“昌九新区”的战略构想,这是江西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的战略举措,对于江西的发展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今年上半年,昌九经济体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8.9亿元,占全省的34.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总收入463.9亿元,占全省的33%,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南昌市财政总收入增速居全省第1位;九江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增速居全省第1位,财政总收入增速居第2位。昌九一体化龙头效应初显,为“昌九新区”构想提供了强力支持。

  一是有利于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建设“昌九新区”,既是对建设“昌九一体化”战略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更是对全省区域发展战略思路的重大创新。“昌九新区”的内在本质是通过打造一个共同平台,充分挖掘市场活力,实现区域内的经济要素快速集聚,形成更为强大的经济增长能量,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二是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核心带动力。昌九区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板块。通过资源整合和产业链重组,实现以昌九为核心,推进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各城市一体化发展,构筑江西经济增长的核心板块;通过鄱阳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的融合,构建一体化的特大型长江中游城市群,充分发挥系统集成效应,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支撑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第四增长极。

  三是有利于构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昌九区域处在诸多国家发展战略的衔接地带,是“长珠闽”的战略腹地,是粤港澳产业产品“西进”和“北上”的必经通道。 “昌九新区”可以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打造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四是有利于构建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屏障。“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不仅要打造“长江经济走廊”,还要打造“长江绿色生态走廊”。在“昌九新区”进行生态文明先行先试,必将促进沿江沿湖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为“长江绿色生态走廊”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为全国乃至世界大江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

   要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生态品牌”

  要以“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稳定连贯的政策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以及完善的“硬环境”,营造江西优良的“发展环境生态品牌”,使“成本更低、服务更优、效能更高”成为江西的名片。

  彭春兰:发展升级离不开良好环境。全会提出,要强化环境促动,强调环境也是生产力。企业家最需要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要在优化环境中推动发展升级,在推动发展升级中优化环境,努力打造成本更低、服务更优、效能更高的江西品牌。您认为要推动江西发展升级,应该从哪些方面营造良好的环境?江西品牌这个定义,对江西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梁勇:我们必须坦率地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投资环境曾让江西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受到了较多较普遍的批评。近年来,江西硬环境建设,尤其是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当前的“短板”主要表现在发展的软环境上。行政审批事项过多、行政效率过低,政策朝令夕改、与国家和外省的政策不衔接,市场秩序混乱、各种各样从部门利益和个人私利出发的政府行为和政府官员行为等等现象仍然存在。

  显然,加快软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已成为当前推动我省发展升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次全会提出:要强化环境促动,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着力打造稳定连贯的政策环境,着力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

  具体来讲:一是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大依法行政、阳光行政、高效行政的力度。进一步清理和精简行政权力事项,放开一切可以放开的领域,减少行政权力对经济的随意干预,降低公众、企业等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成本,优化投资环境。二是打造稳定连贯的政策环境。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许多帮助企业发展的政策,包括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促进民间投资新36条政策等等。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全面开展“优惠政策回头看”活动,不折不扣、原原本本地让各项惠企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一家企业,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充分享受政策的阳光,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提高政府公信力。三是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要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人员管理体系,推动执法行为全时段全领域公开透明,做到有权须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必追究;要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机制,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造假贩假企业的惩处力度;严厉打击惩处侵害投资者、消费者、知识产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为全省走创新驱动发展新路护航。

  经济管理学中有一个“品牌生态环境理论”,这是一个较新的理论命题,它借用自然界生物圈的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协调、相互发展机理,来研究培育品牌产品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环境系统。强卫书记提出的“江西品牌”,也可以借助这个原理。这就是要以“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稳定连贯的政策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以及完善的“硬环境”,营造江西优良的“发展环境生态品牌”,使“成本更低、服务更优、效能更高”成为江西的名片,把江西打造成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最具吸引力的地区。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