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旅游 谱写发展新篇章

27.02.2014  18:35

2013年,江西旅游不同凡响。今年1至10月,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为2.2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5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7%和30%,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一核三片五城十县百区”旅游目的地体系的形成,使全省旅游业展现“百花齐放,百景争艳”的新局面。今年,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被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我省第6个5A级景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5A级景区。另一批列入创建5A级旅游景区后备名单的明月山、武功山、瑞金、庐山西海、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等,也在蓬勃发展,而一批风景独特、资源各异、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新兴景区,正逐步走出深闺,在江西旅游市场上崭露头角。

随着赣东北旅游联盟的成立,我省拉开了旅游资源由分散开发向整体开放开发推进的新转变。各地发挥自身旅游产品特色和旅游产业优势,积极进行差异对接,开展区域旅游合作,通过抱团发展,打造一系列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拳头产品,提高地方旅游总体发展水平。围绕推进鄱阳湖生态旅游区建设,构建以南昌为中心的1小时精品旅游经济圈,全省旅游布局正进行优化。

新成就离不开新思维。今年,省旅游局进一步推出“深度体验+新媒体宣传”新模式,主办的“Show美江西·风景独好”全球海选旅游体验师活动,吸引了百余家境内外媒体的关注。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使得江西旅游在全国旅游市场刮起强劲“旋风”,也带来了旅游收入的大幅增长。该活动获得了中国广告长城奖金奖,“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被誉为最美高铁的向莆铁路开通,为江西旅游业注入新活力。据统计,仅10月份,抚州市接待游客达138万人次,同比增长40%,实现旅游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32%。面对动车带来的旅游市场格局变化,沿线旅游部门积极调整旅游发展战略,推出特色旅游线路,提高旅行社地接能力,谋划旅游业的转型发展。目前,全省正在构建包括高速公路、高铁、空港、水运等在内的综合旅游大交通体系,不断改善旅游交通条件。

江西旅游的发展,落脚点在于旅游惠民。全省许多县(市、区)把旅游业列为县域经济的重要产业。记者获悉,井冈山旅游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超过60%,婺源县以旅游为主的三产占到全县GDP将近50%。通过发展旅游带动群众致富,一大批景区周边的群众通过发展旅游创业就业、发家致富。星子县温泉度假区周边农民从事旅游及相关产业的人员,占当地劳动力的80%以上。

10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其中指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实现我省‘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三大工作主题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像抓工业化城镇化那样抓旅游”。《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的出台,使全省旅游部门焕发新活力、昂扬新斗志,也为未来5年我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旅游资源由分散开发向整体开放开发推进转型、旅游消费由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观光并重转型、旅游收入由门票为主向综合收入转型的变化中,江西人在2013年拉开了旅游强省建设的序幕。(记者游静)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