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导演个性与类型电影

18.03.2016  14:06
  

  嘉 宾:

  胡 辛 南昌大学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徐正浩 江西电视台国家一级导演

  尹 睿 上饶师范学院教师

  阿 诚 自由职业者

   主持人: 万芸芸

  导演个性 一部电影的最大亮点

  主持人:截至3月6日,电影《美人鱼》票房突破32亿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卖座电影,这部电影缘何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

  阿诚:其实,《美人鱼》并非大制作、炫特效、广宣传的大片,却因为“周星驰”这个名字,大家争相走进了电影院。与其说,《美人鱼》有吸引力,不如说周星驰有吸引力,从《少林足球》《功夫》《长江7号》等影片,周星驰的电影已经深入人心。加上近年来周氏电影产量下降,而好的电影也“供小于求”,所以,当那些看着周星驰电影长大的70、80、90后的几代人成为电影的主要消费力量时,“周星驰”的品牌效应就显现出来了。

  胡辛:不仅仅是品牌名气,他的作品还有料有内容。正如《时代周刊》对周星驰的评价:如果说中国有查理·卓别林的话,那就是周星驰。周星驰电影以其独特的“无厘头”喜剧因子,草根人物的励志故事,敢于嘲笑和自嘲的后现代文化精神,契合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文化心理和消费心态,得到了年轻人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

  主持人:除了周星驰,您还喜欢看哪些导演的作品?

  阿诚:我比较喜欢看文艺片,去年的《山河故人》《老炮儿》《刺客聂隐娘》都不错。其中,我最喜欢侯孝贤导演,他的电影不紧不慢,充满温情,具有十分鲜明的个人风格。看他的电影像在同一位朋友对话,听他把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虽然他和我不是同一个年代的人,但是从他的电影中我居然能找到关于童年、青春的记忆。应该说,他通过个体的视角展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命运,甚至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背影。

  主持人:确如大家所说,周星驰、侯孝贤两位导演的电影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而在观看电影时,我们也经常会看到“某某导演作品”,把电影归结为导演的作品,各位怎么看?

  胡辛:说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是不为过的。电影是综合艺术,需要各方面的艺术家共同合作,这包括编剧、导演、摄影、美术、录音、演员等等,但导演是电影制作的“主角”,发挥着核心作用,影响着电影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品位,甚至直接影响着电影票房。有些大牌导演就是电影票房的“定海神针”。导演在长期实践中会形成相对统一的风格,或幽默或风趣,或张扬或沉郁,或感怀或抒情……导演通过电影语言彰显出了“个性”。观众从电影中能感知到导演个性,并从导演个性中深化对导演作品的认识。但电影不仅是艺术,也是工业,电影作品既是艺术品,也是商品、消费品。

  与“导演中心制”相对的,还有“制片人中心制”和“明星中心制”。在好莱坞电影工业全盛时期,形成了一整套以“制片人中心制”为后台,以“明星中心制”为前台的制片体制。以商业利益为最终目的的好莱坞,制片人大权在握,主导电影的制作和营销。此外,明星具有消费属性,亦成为制片商向广大观众推销的“系列化标准商品”,例如一位甜美女星广受欢迎,那么剧情、画面、拍摄方式皆为她量身打造,怎么甜美怎么拍,导演不需要考虑个人风格。

  尹睿: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导演对文本理解不一样,将文本转换为画面的时候,具体手法也不一样。同样一部《红楼梦》,不同导演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上世纪50年代,法国导演特吕弗提出了著名的“作者电影”理论,强调电影要明显表现导演个性,并且在一系列影片中一贯地显示出风格特征,“导演个性与风格”开始被人们重视和广泛接受。例如,斯皮尔伯格的“科幻系列”,陈凯歌的“哲理思辨系列”,冯小刚的“小人物幽默系列”等等。电影世界正是有了这些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大师才愈发精彩。

  主持人:徐导,您曾执导了《熊云清》《茂密的山林静悄悄》等优秀作品。在创作时,您会有哪些“个性”融入作品?

  徐正浩:我认为,导演的个性是其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及社会阅历等综合素质在创作中的表现。我的体会是,导演作品时,起初是有意识地将“个性”融入作品,当这种意识形成创作习惯后,就会自觉地去做,也就变成了“无意识”,而无意识一旦形成,导演个性就成型了。导演个性,我把它比作捡石头,一块块原生态的、形态各异的石头是现实的客观存在,不同的导演会对不同的石头和石头的纹理情有独钟。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从事导演工作已经30多年了。回首过去,我始终有意识地关注“真实性”。我对“真实性”的追求,与我的工作经历息息相关,我长期在电视台从事导演工作,对宣传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和思想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加之我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时,老师要求学生把对生活的敬畏放在第一位,这对我影响很大。因此,我的作品致力于弘扬主旋律,传递时代正能量,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

  类型电影 工业时代的快捷消费品

  主持人:数据显示,2015年国际票房(除美国之外)前50名,美国或以美国占主导的电影占据了35席,中国占有13部。而细究起来,这13部中国电影的票房基本为国内票房,如此看来,好莱坞电影的霸主地位,至今无法撼动。是什么成就了好莱坞?

  胡辛:作为美国电影工业的“代名词”,好莱坞聚集了一流的电影公司、一流导演、一流明星、一流编剧等等,形成了电影生产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让电影成为一个大产业,在全球电影产业中独占鳌头。而类型电影,是好莱坞电影称霸全球的不二法门。类型电影尊重观众的意愿,应答观众的喜好,满足观众的需要,像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一样被贴上各类标签供观众选择,观众的反映最终决定了是否需要复制。好莱坞将与观众协商的结果进行配方式生产、流水线配比、大规模制造,促进了电影工业化和商品化。

  好莱坞类型电影主要包括科幻片、喜剧片、西部片、犯罪片、恐怖片、歌舞片和生活情感片等等。从叙事上看,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图解式的造型成为类型电影的“标配”。而这种工业性质的标配,会压制导演个性。

  主持人:恰如胡老师所言,这35部电影中,排名靠前的有《速度与激情7》《侏罗纪世界》《复仇者联盟2》等,皆是好莱坞类型电影,甚至全部是系列电影。这些电影中,导演个性被“埋没”,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们获取巨大的市场效益,为什么?

  阿诚:我想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好莱坞形成的稳定的机械化的电影工业体系,使得电影生产者只是“工业链条上的一环”,并且整个工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以市场为导向,经过长期的实践,好莱坞已经探索出一套最佳商业创作模式,所以无论导演是谁,最终呈现的作品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二是虽然导演个性被淹没,但好莱坞大片全球知名,宏大震撼的场面、拯救世界的英雄等,构筑了好莱坞品牌标签。在买方市场时代,产品高度的同质化,品牌的辨识作用尤为凸显,观众往往会根据观影经验,选择他们认可的品牌。而“好莱坞系列电影”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延续的品牌,不断加拍续集,最大化发挥品牌价值,例如“007系列”已经拍了50多年,导演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我们又看到了007,又看到了枪战、车战、美女和异域风情。

  主持人:观众的新鲜感和热情是有时效的,相应的,类型电影是不是也有“保质期”?

  尹睿:是的。类型电影是电影工业化的必然结果,虽有合理性,但会导致艺术僵化,好莱坞往往采用“热潮更替”的方式,即当人们厌倦了某种类型再换以其他类型,反复轮换,周转不息。

  胡辛:除了艺术僵化,观众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这要求电影创作不断创新。此外,文化产品具有的时代性特点,要求新类型片应与彼时的社会文化心理、价值体系等的变化相契合。例如,香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靠特效取胜的武侠片式微,于是,《少林寺》等着眼于打斗本身的功夫片便从武侠片中脱颖而出,而时下,《大上海》等的票房失利,《叶问》的成功,已然揭示着观众对纯打斗功夫片产生了审美疲劳,而契合时下“呼唤英雄”“重塑信仰”的文化需求、带有英雄传记色彩的功夫片则开始形成新的类型。

  主持人:好莱坞电影席卷全球后,电影作为工业时代的快捷消费品的属性被广泛认可,许多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创作了诸多类型电影。这方面请老师们介绍一下?

  胡辛:类型片虽由好莱坞开创,但并非好莱坞的“专利品”。各国导演结合本土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本国地域特色的类型片,这些类型片不但受到本国观众青睐,还凭借其独有的“异域风情”,打进了国际电影市场,甚至摘得了一座座奥斯卡“小金人”。例如以《卧虎藏龙》《十面埋伏》等为代表的中国武侠片,以《阿育王》《三傻大闹宝莱坞》《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为代表的印度歌舞片,以《厉鬼将映》等为代表的泰国恐怖片……都是国际影坛的闪耀星星,演绎出了自身的传奇。

  尹睿:我顺着胡老师的话,来谈谈这三种类型片的特点。中国武侠片,通过镜头化的语言与戏剧化的情节,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最具特色的武侠文化;泰国恐怖片在整体风格上比较接近亚洲,但融合了自身的宗教信仰以及民俗风情,表现手法并不像欧美那样直白,而是比较注重悬疑气氛的营造,在整体构思上“回旋”的特点比较突出,常常是一环套一环,衔接十分紧密;在印度,民族、方言众多,不同地方使用的文字也不一样,而音乐舞蹈向来被印度人民重视和喜爱,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文化交流中必不可少的形式,所以歌舞片在印度极其繁盛。  

  找到平衡 导演风格也能成为一种类型

  主持人:尽管好莱坞类型电影繁盛,但也产生了众多享誉世界的个性导演,如斯皮尔伯格、约翰·福特、科波拉等等。

  阿诚:我看过一些他们的电影,比较有印象的是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科波拉的《教父》。的确,这些影片虽然是在好莱坞体系下拍摄的,但并不那么“好莱坞”,反而有欧洲导演的风格,即倡导“作者电影”,强调导演的艺术个性,导演要如同作家用笔写作一样,用摄影机来进行银幕“写作”。

  他们“个性化”的导演风格,不仅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还开拓了新的类型电影,如斯皮尔伯格的科幻片、约翰·福特的西部片、科波拉的黑帮片等,皆成为后来者的学习样本。眼前正在热映的《疯狂动物城》,便多处借用了《教父》里的经典桥段。

  主持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平衡导演个性与类型电影之间的关系?

  尹睿:不同的观众希望看到不同类型的电影,同样地,对于同一种类型的电影,观众也希望看到不同的风格。就好比虽然陈佩斯和朱时茂同为喜剧演员,同样受到观众的喜爱,但风格截然不同。所以,要使“类型电影”丰富多彩,就需要有更多具有不同“导演个性”的作品。

  胡辛:前面我们提到了电影作者论,非常有趣的是,电影作者论命名的第一位“电影作者”竟是好莱坞的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这说明在导演个性与类型电影之间是可以找到完美契合点的,这个“契合点”就是电影作为艺术的平衡点,如此才能产生“共振”,才能获得观众的“共鸣”和认可。周星驰、斯皮尔伯格等优秀导演就是找到了这个“契合点”“平衡点”。反之,如果“个性”过于张扬,技巧上和美学上过于“先锋”,或者过于套路化、模式化甚至同质化,都难免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徐正浩:尹老师讲了两者的“相依为命”,胡老师讲了两者之间的“平衡点”,那我就来谈谈这两者的来源——生活。导演个性不同,电影题材不同,但导演个性和电影表现内容皆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却有极大的共性,所有电影的归宿都在影院里的观众。

  至今我还记得执导《孙成打酒》这部戏曲电视剧时,剧中有一情节:邹皮匠酒瘾发作了,要徒弟孙成去打酒。舞台上的孙成去打酒,是踩着采茶戏的“矮桩步”边唱边舞的,既表现了他的调皮,又表现了他去会情人的愉快心情,可戏曲电视剧是在实景中表现,怎么让他一路走“矮桩步”并且不别扭,也就是如何把戏曲舞蹈假定性的“”与实景中的“”统一在镜头中。正当我为此苦恼时,采景中,廊桥下几只鸭子一边“嘎嘎”叫,一边在水中游得欢的场景给了我启发:鸭子那一伸一缩的脖子不正和采茶戏“矮桩步”的形体动作相似吗?于是,就有了现在片中的处理:孙成在桥上模仿水中的鸭子,他高兴地将脖子一伸一缩地走着“矮桩步”,和桥下的几只鸭子相对成趣,如此既有我的个人风格,又契合了戏曲表现的虚实结合,得“”成形,观众竞相叫好。

  主持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若没有这个内核,再有导演个性,再有类型特色,或许会有一时之盛,但终究会被历史淘汰。

  胡辛:苏联电影理论家日丹曾说过:“对电影美学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电影应该能够让人观看。” 电影是大众艺术,是给普通百姓看的精神产品,所以电影既不能独守在“象牙塔”中孤芳自赏,也不能彻底沦为市场的奴隶。电影要成为艺术经典,就要求真求善求美,展现人间的大真大爱大美。

  阿诚:的确,票房的高低不是评判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在追求热闹娱乐的消费语境下,一部万人空巷的电影,并不能完全代表艺术上成功,只可谓商业上成功。时下,国内的电影票房纪录正在不断被打破,这说明我们电影市场的潜力正不断被释放,相信不久《美人鱼》的纪录也将被打破。

  文章链接: 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16-03/16/content_348246.htm



  • 责任编辑:许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