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惠民服务有了“互联网订制”

10.12.2015  06:41
  

  本报讯(记者刘佳惠子)就医、养老,是生活中人们绕不开的话题。

  我省通过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养老、健康、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让更多群众畅享高效、便捷、互动的“私人订制”惠民服务。省内医院网络预约服务、省内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异地领取养老金、异地生存认证和异地就业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等一系列新举措纷纷亮相。

  “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一提到去医院就诊,不少人就心里发怵。

  作为省内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常年“门庭若市”,年门(急)诊量达百余万人次,挂号和领取检查结果报告单对患者来说一直是个耗时耗力的“苦差事”。

  去年,二附院在全省医疗机构率先实现手机即时挂号服务和微信就医服务。患者张女士就是其中一名受益者。她说:“以前,我想挂一个心血管内科的专家号,需要在上班时间拨打挂号热线,因为打电话的人多,经常占线,比较麻烦。现在我通过关注二附院微信平台,绑定个人信息后,手指轻松一点就可以预约了。而且,以前每次做抽血等检查,我都要花几个小时等待检查结果报告单,现在不用在医院干等了,回家后打开微信就可以查询结果,省时又省力。

  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移动床边心电,二附院进行的多项创新探索实践,大大提高了相关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与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相比,互动性成为移动医疗的亮点之一。一方面,通过移动医疗,医生可以随时掌握病人信息并对患者进行复诊指导等;另一方面,病人也可以随时与主治医生或手术医生保持联系,反馈康复情况或提出相关疑问。

  该院院长程晓曙说:“在移动互联网的融合下,现代医疗也具有跨时空、方便、快捷的特性,使得对患者的医疗服务由单纯的院内延展到院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移动医疗,我们把百姓可能出现且可以避免的疾病遏制在萌芽状态,变‘重治疗’为‘重预防’,让老百姓少生病、小病不拖成大病。

  新闻链接: 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15-12/06/content_334933.htm


  • 实习编辑:杜萍
  • 责任编辑:许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