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更方便 更优质 更惠民

03.01.2020  18:20

  23项工作举措、70条工作任务和124个考核指标,不断提升诊疗服务、改善就医环境、优化院容院貌,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在全省三级医院中,71.8%开设了多学科门诊,82.1%开设住院多学科诊疗服务,  62.8%开展门诊移动支付且一站式支付,61.5%利用手机APP、微信、网站等进行诊疗提示服务;44家医院开展了住院床旁结算服务,15家具有智能导医分诊服务系统,部分医院上线“刷脸支付”功能……

  回望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省推进健康江西建设,努力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重大改革取得新突破,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细数江西健康事业的这些大事,件件事关百姓健康利益。

  换个角度说,更方便、更优质、更惠民,2019年这些关键词穿插在江西人的健康生活当中。

  看病更容易  新区有了省属大医院

  你拥我挤、人山人海、奔波就医……对患者来讲,去大医院看病是一件烦心事。如今,这种情况有了改观——截至2019年6月30日,省属5所医院的新院区均已先后开诊试运行:江西省人民医院和省妇幼保健院2所新区院区分别于2019年6月26日和2019年6月28日开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省儿童医院3所新区院区均在2019年6月30日开诊试运行,省城优质医疗资源更加均衡,有效缓解老百姓“看病难”问题。

  “优”起来、“好”起来!南昌新城区为何频频建设省属医院新院区?这还得追溯历史原因——南昌主要的省属医疗机构均布局在以八一广场为中心2.5公里半径范围内,省级优质医疗资源高度集中,且医院建筑面积小,床均面积远远低于国家建设标准,造成了一“号”难挂、一“床”难求的局面,而在南昌新城区,医疗资源短缺,没有一家三级医疗机构,无法满足新城区的发展需求。为解决南昌医疗机构布局不合理、群众看病就医不方便等问题,省委、省政府对省属5所医院作出建设新院区的布局规划。

  新城区有了大医院,大医院也来了一次“新革命”:急救直升机飞起来,急救通道有了质的飞跃——2019年6月30日9时许,一架救援直升机平稳降落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新城院区的停机坪,这标志着我省首个医院急救直升机标准停机坪正式启用,我省空中救援开始走进百姓生活。

  此外,我省各所医院大多实现了新老院区交通无缝对接:省人民医院在新老院区之间开通往返班车,有需要的患者可以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免费乘车,实现两个院区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通过地铁串联交通,新老院区与南昌火车站、南昌西站实现了无缝对接,为患者就诊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

  专项救治  6种大病精准施治

  2018年,65岁的李明(化名)被查出骨肉瘤,却因家中贫困未能接受手术。2019年6月下旬,当家属听闻全省将肝癌、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种大病纳入专项救治后,当年6月24日在定点医院就诊,当年7月12日,李明手术成功出院。

  和李明一样,在过去,“看病贵”问题往往是拴住我省一些普通百姓积极接受医疗救治的一根绳索,而因疾病特别是重大疾病所导致的持续经济负担及劳动能力丧失,又是我省部分群众致贫的重要因素。为了打开这一闭环,我省将减轻大病患者特别是贫困患者看病就医负担作为实施健康扶贫、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近十年来,我省持续加强大病救治病种体系、保障制度体系、质量控制体系、服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已通过科学遴选将31种重大疾病纳入重点救治范围,扩大了救助范围,提高了救助保障水平,实施精准定标、精准培训、精准救助,切实为广大老百姓提供实惠和便利。

  目前,我省健康扶贫做到了覆盖范围全、救治病种广、救治患者多、保障水平高、质量安全好、长效机制实,大幅减轻了贫困患者看病就医负担,有效防止一大批贫困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健康保障。截至2019年11月底,全省已累计救治大病患者136万例次,其中免费救治125万例次,专项救治11万例次。

  服务更优  就医体验更便捷

  过去,人们抱怨看病要带的东西太多,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没有共享信息,自己说不清就诊史,需要接受重复检查,重复建立健康档案,各种卡、证太多,患者应接不暇。2019年7月,南昌市民王先生发现,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线上预约线下看病,排队、叫号、缴费更方便。

  2019年7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面推行“一码”畅通就诊,采用电子二维码取代实体就诊卡,构建了贯穿诊疗服务全过程的惠民服务应用体系。目前,全省已设立就医一卡通的预约诊疗平台——江西省预约诊疗系统。患者通过网站、电话、微信、支付宝、现场等方式预约就诊,平均缩短就医等待时间40%至80%。电子一卡通的应用建设,落实实名制就医,解决了“挂号难”问题;推动了在挂号、就诊、缴费、检查检验、取药等诊疗环节的融合应用,一院一卡、重复发卡、互不通用的堵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在省肿瘤医院新住院大楼一楼,患者万女士发现大厅增设了钢琴演奏区、咖啡厅、书屋、24小时便利店,在病区设置了休闲区、配餐间、晾衣间、公共卫生间等,并免费配备饮水机、开水箱、微波炉,这让万女士感觉到在医院也有“家”的温馨。“环境好了,服务好了,心情也好了,感觉病都好得快。”万女士用4个“好”字表达了对医院服务提升的感受,这也是我省2019年“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活动所带来的变化。

  赣籍医生回乡  为这支公益队伍点赞

  2019年9月14日,京沪粤赣籍医疗专家回乡义诊讲学活动在南昌拉开了帷幕。141名京沪粤赣籍专家、46名省内医学专家、5个义诊组分赴南昌市新建区、赣州市南康区、上栗县、横峰县、吉水县进行义诊讲学。

  玉山县胃癌患者阿才(化名)3年前在上海长征医院接受了胡志前教授的手术,胡志前以高超的医术把他从死亡线拉了回来。这次听闻胡教授来横峰义诊,在家人的带领下特意从玉山赶到横峰复诊;患急性胰腺炎、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邓红拿着诊断记录从铅山县赶来;晚上7时多,听闻有专家义诊的梁真(化名)抱着半岁的早产儿从弋阳赶来,专家不顾休息就在酒店大堂现场问诊……

  病患们眼神满怀期待,他们在专家细致的查看和一声声医嘱中舒展了眉头、露出了笑容。

  这样的画面同时在5地上演。短短两天时间,赣籍医疗专家免费诊疗4061人次,教学查房169人次,开设学术讲座50场,开展疑难病例讨论12例,免费发放药品价值35.53万元。

  2017年以来,赣籍医疗专家在回乡公益诊疗活动中,累计免费诊疗6万余人次,手术示教近300台,开展健康讲座近100场,走访困难群众500余人,爱心企业捐助药品和相关物资价值1000余万元,健康咨询超过4万人次,义诊行程超过15万公里,地域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75个县(市、区)。

  如今,京沪粤赣籍医疗专家回乡义诊活动已经形成模式和品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赣籍医疗专家,我省给予了重点关注,并创造条件方便其与省内医疗机构无缝对接,希望借鉴北上广成功经验,不断迈出健康江西建设坚实步伐。

   2019亮点逐个数

  事件1:宫颈癌防治经验全国推广

  2019年11月,全国宫颈癌防治现场会在我省靖安县召开,因为靖安县宫颈癌防治措施得力、研究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国家主管部门向全国推广靖安县宫颈癌防治经验。

  靖安县为宫颈癌高发地区。45年前,全国第一个宫颈癌防治研究所在该县成立,由此开启了我国农村地区宫颈癌普查普治的新篇章。45年来,在省妇幼保健院和靖安县宫颈癌防治研究所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群防群治的低成本、广覆盖的四联早期诊断法和中药“三品”的治疗方法,同时在世界上首先发现HPV58亚型,并进行分子标志物研究。以“创新科研”带动“群防群治”,以“查治结合”实现“早诊早治”,我省形成了一个现场、临床、实验室三结合的宫颈癌综合防治体系。

  事件2:中医药强省建设起航

  2019年,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核心区一期建设已完成投资42亿元,签约医药产业项目30余个,总投资将达400亿元,初步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的发展态势;我省一系列中医药产业工程实施,形成了中医药产学研用特色产业集群;中医药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工程、中药工业生产能力提升工程、江西樟树“中国药都”振兴工程形成了中医药产学研用特色产业集群。由江西中医药大学研发和二次开发的品种销售额达260亿元左右,打通了从研发到应用的环节。

  2019年5月,我省印发了《关于促进热敏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热敏灸达到百亿元级目标,形成“南看江西灸”格局;全省各地热敏灸小镇建设正加快推进,老百姓健康获得感明显提升,热敏灸产业融合发展初现端倪。

  事件3:深化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9年7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南昌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西省在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2019年12月25日零时,我省医疗机构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这是我省落实国家医改精神,进一步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的重大举措。这一年,我省把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来抓,立足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以巩固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为重点,发挥政策协同联动作用,在统筹推进医疗价格、药品流通、人事薪酬、医保支付等重点改革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事件4:医疗纠纷全程信息系统建立

  2019年4月16日,我省推广使用的江西省医疗纠纷调处管理信息系统,是全国第一个全程监控医疗纠纷处理过程的信息系统。该系统运用大数据强化医疗纠纷防控和处理工作,实现医疗纠纷处理法治化、规范化、信息化。

  2019年6月22日,围绕医疗纠纷处理中存在鉴定费用由谁支付、医院答复不及时、保险赔付款没有及时到位等执行标准不明确、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省卫生健康委逐条明确解决办法,解决了医疗纠纷处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截至2019年11月,全省各级医调组织共调解医疗纠纷1233件,调解成功1186件,调解成功率达96.2%。全省扰乱医疗秩序事件、医疗纠纷发生量、医疗纠纷信访量持续下降,未发生影响社会安全稳定事件,我省平安医院创建工作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名。

   记者手记

  愿阳光照在每个人脸上

  2019年12月31日,雨滴飘洒在天空,空气湿润而有点清冷,位于朝阳新城的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外科6号诊室,主任医师曹亚丽正在坐诊,专程来找其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

  “没想到曹医生会到朝阳新院区坐诊。新院区比老院区大很多,干净明亮,挂专家号不用等多久就能叫号就医,这在老院区想都不敢想。”患者小何说起在老院区就诊的停车难、排队时间长、挂专家号不易的经历,连连称赞建在新城的新院区为患者解决了看病的难题。

  当日,记者在该院体验就医,微信预约挂号、排队、叫号、就诊、缴费、B超检查……线上预约线下看病全流程只花了一小时不到,就医时间的缩短,让患者舒心安心。

  这是2019年普通患者就医的一个缩影,也是江西医疗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健康是个大课题,医院院区的新增落成、医疗服务的提升改善、医疗技术的进步等等,都事关民众健康和福祉。

  见微知著。更方便、更优质、更惠民,  2019年,这些关键词穿插在江西人的健康生活当中,它们为大家点亮了更美好的生活。愿2020年,更安康、更幸福、更和煦的阳光照在每个人的脸上。

罗礼生到省属五所新区医院督导“春节”“两会”安全生产
   为确保省人民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卫生厅
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本报讯 (记者钟端浪、钟秋兰)2019年,中国江西网
【江西日报】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2019年,我省深入推进健康江西建设,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