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素质教育高起点 全面发展新境界

04.07.2014  12:37
  倚毓秀山之雄奇,览孔目江之秀丽,新余市渝水六小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间。作为新余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学校坚持高质量办学、高效率运行、高层次管理的办学理念,依托一流的硬件设施,为打造现代化一流学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群众路线暖民心     日前,由渝水六小投资5万元扩建改造的茶山新城农家书屋即将完工启用,这是该校结合自身实际,联合堆上管理处建立农家书屋群众联系点,有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体现。为了将这个群众联系点发挥实效,学校捐赠大量有关科学技术、家庭教育以及各类儿童读物等充实农家书屋,采取教师志愿者和居民志愿者合作管理的办法,负责书籍借阅的登记管理等工作,教师志愿者还可免费提供学习辅导,并在农家书屋设立学校工作意见箱,以便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以此增进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在开展“渝水有爱,结对认亲”活动中,学校教师结合就近就地原则,将帮扶对象确定为家庭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学习困难生等。他们利用放学后及节假日时间深入结对家庭走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导,赠送文具、书籍、衣服等用品,真正做到了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戚。   学校大力提倡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进社区系列展示活动,演艺进社区、讲座进社区、培训进社区、作品进社区、文化志愿队伍进社区等活动精彩纷呈。6月12日,由该校举办的校园文化进社区文艺晚会在新苑社区举行,社区居民在欣赏师生节目的同时,也编排了精彩的节目与孩子们互动演出,此举为学校教育更好地贴近社区和群众找到了巧妙途径,更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创新创造的舞台,深得广大群众的赞誉。      习惯养成奠基础     渝水六小以开展“好习惯、美少年”评选活动为特色载体,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放在重要位置,要求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区做个好少年。通过校讯通、学校网站、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社会和家庭参与,形成了养成教育齐抓共管的格局。学校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贯穿于点滴之间: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行走、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校还出台了“四好美少年”评选办法,每天对学生一日常规进行督察,结果记入评价册。学校充分利用升旗、班队会、晨夕会,从小事入手,通过课前三分钟经典朗诵、路队诵、课前写字训练等活动强化学生日常言行管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和校园文化进社区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今在渝水六小,家校紧密灵活互动已成为常态,家长义工走进校园参与学校教学及学生日常管理,家长随堂听课,教师走进社区、家庭深入了解学生,挖掘素材,教师与家长双方进行换位体验,共同探讨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法。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奉献、自立、孝亲、禁烟美少年:走进福利院,孩子们体会了奉献;帮父母干家务,孩子们学会了感恩;自己整理房间、叠被子,孩子们逐渐自立;向家庭和社区居民宣传吸烟危害,孩子们成了禁烟监督员。      素质教育强发展     课程改革切入。学校先后派出100多人次前往多所课改名校考察学习,结合自身实际加以融合,于2013年启动高效课堂改革,形成了“目标引领,学练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课改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先学”“互学”,教师“后教”补充。通过课堂检测点评、当堂练习巩固,学校全力打造学、练都在课内进行的高效课堂。实践证明,通过一年来脚踏实地的课改,学校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课堂上多了自主合作的氛围,活泼快乐的笑声,自信精彩的展示。   目光盯紧课堂。学校实行日常巡课评分制,以落实教学“六认真”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入手,突出课堂“有效教学”主题,对教师是否采用新课改模式、学生上课积极性如何等多方面进行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和评价,及时就发现问题提出处理办法和改进建议。   学生特长着力。凭借设施一流、功能强大的各种场馆,学校组建了足球、篮球、乒乓球、航模、跆拳道、舞蹈、琵琶、书法、绘画等多门类活动小组,并配备专任辅导教师定时辅导。学校第二课堂开展得红红火火,成效显著,校舞蹈队应邀参加全市校园集体舞展演荣获第一名,校航模队获全市航模锦标赛多个单项奖,足球项目推广已在全校铺开,在今年举办的全市小学生足球比赛中,该校以低年级学生组队与其他学校高年级学生角逐表现优秀。每年“六一”期间举行的文化艺术节,秋季举行校园运动会,让一大批特长生在活动中相继涌现。      文章链接: 素质教育高起点 全面发展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