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晨报】【江西晨报网】陈毅曾三次进入南昌城

28.02.2014  14:06
【江西晨报】【江西晨报网】陈毅曾三次进入南昌城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晨报】【江西晨报网】陈毅曾三次进入南昌城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来源: jxcbw.cn

http://jxcbw.cn/jiangxi/danganjiemi/2014/0227/33259.html


▲1938年6月12日,陈毅在溧阳竹箦桥召开的新四军第一支队干部会议上讲话。
▲陈毅

  陈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他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汗马功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而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南昌亦留下了足迹,他曾经三次进入南昌城,第一次是在八一起义后,第二次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第三次则是在1958年。
  近日,记者走访江西省方志馆,并采访相关历史专家了解到,南昌起义后,陈毅赶到南昌,得知起义部队已经离开,在追赶部队时得到了南昌人民的帮助。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商谈合作事宜,陈毅奔赴江西各地进行谈判,在南昌谈判时解决了六大问题,促成了新四军的成立。1958年9月,陈毅第三次到南昌,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
第一次来昌:1927年8月
冒险追赶起义部队
得到南昌人民帮助
  1927年,陈毅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负责党的工作。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后,陈毅等人于8月4日乘船赶到九江。他们从九江出发,一路上敌人盘查得很严,家家门窗紧闭,旅店也不敢收留当兵的人。于是,陈毅等人抄小路往南昌走,一口气走了一百多里,才在一个小镇找到一条船,经鄱阳湖到了南昌。
  据史料记载,在南昌八一起义之后,敌人封锁消息,陈毅等人日夜兼程,在8月6日晚到达南昌时,才知道起义部队已经南下了。而当时的南昌,满街都是反动派张发奎的兵,到处喊叫着要杀共产党。陈毅和几个同伴没有住处,不敢投店,也没有熟人,处境非常危险。在这种情况下,陈毅等人决定连夜出城追赶起义部队。在南昌城外十多里的渡口上,他们遇到了一个曾参加学联后回乡的学生在看守渡船。
  陈毅等人向这位学生说明了情况,这位学生很同情陈毅等人的遭遇,于是他把船划到江心,让陈毅等人安心地睡了一觉。第二天又划船把陈毅等人安全送到了离临川不远的李家渡。在八一起义纪念馆回忆此事时,陈毅感慨道:“危难见真情,南昌人民真好啊!
  出城后,他终于在江西临川赶上起义部队,见到了周恩来、刘伯承等人。陈毅曾回忆道:“当时他们正在开会,周恩来握着我的手说,当地有股土匪武装要靠拢我们。我们正在商量派谁去领导、改造他们。你来得正好,就由你带一个同志去吧。我欣然领命。我们在事先约定的地点等了一天,起义部队已撤离临川南进了,还不见这股土匪武装司令的面。我们感到情况不妙,立即撤离。我们前脚刚走,敌人后脚就到,差点被抓住。”摸黑急走50多里,陈毅等人终于在江西宜黄再次赶上起义部队。不久,陈毅担任了11军25师73团党代表,真正开始了他带兵打仗的戎马生涯。
第二次来昌:1937年9月
与国民党谈判合作事宜
促成新四军的建立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蒋文澜介绍,1937年7月底,一位同情革命的乡村教师给赣粤边特委买来了一本在香港出版的《新学识》杂志,陈毅等人间接得知毛泽东1937年5月3日在延安中共苏区代表会议上报告的摘要。他们以此为根据,高瞻远瞩,积极主动地提出与国民党江西地方当局谈判。
  7月22日,项英起草了谈判条件。7月29日,陈毅致信国民党大余县县长彭育英,倡议双方举行合作抗日的谈判。8月8日,正式发表《赣粤边共产党游击队联合宣言》,表示愿与国民党地方当局合作抗日。同时,陈毅起草了《向赣南军政当局提出合作意见书》,并在干部会上统一了思想认识。9月8日,陈毅代表赣粤边特委和红军游击队,到大余池江与国民党大余县政府的代表举行正式谈判。经过说理斗争,双方达成了七项协议。9月12日,陈毅由大余县县长彭育英陪同, 到赣州与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代表熊滨、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马葆珩谈判。赣州谈判达成了九项协议,基本上达到要求。游击队改称江西抗日义勇军,暂按国民党保安团的待遇提供给养。为了解决其他游击区的合作抗日问题,国民党当局邀请项英、陈毅到南昌谈判。
  蒋文澜告诉记者,项英到南昌后不久,陈毅也由赣南来到南昌,先住在中山路东段花园饭店,后来与项英一起住在民德路西段的月宫饭店。与国民党江西省政府进行谈判后,解决了国民党军队从游击区撤走、释放政治犯、在南昌建立红军游击队总接洽处等六个问题。项英还发电报给正在南京的博古、叶剑英,通过他们传电毛泽东、张闻天,报告谈判情况,从此恢复了和党中央的联系。
  据《江西八年抗战》记载,9月底,项英、陈毅在南昌发表了《告南方游击队公开信》,要求各游击队立即集中,听候改编,为抗击日本侵略、争取民族解放而斗争。南昌谈判的成功,标志着南方地区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基本形成。
  南昌谈判结束后,陈毅仍然在南昌、吉安等地组建红军游击队总接洽处、通讯处,同各县的国民党地方当局继续谈判,解决遗留问题。为了动员游击队下山改编,陈毅还不辞辛劳,亲赴湘赣边和赣东北游击区做说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游击队改编工作的进程。
不久,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正式改编为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陈毅任第一支队司令员。1938年春,陈毅率领由赣粤边、湘赣边、湘鄂赣边游击队员组成的新四军第一支队指战员,奔赴抗日杀敌的最前线。
第三次来昌:1958年9月
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
称是南昌人民的老朋友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1958年9月5日上午,陈毅第三次来到了南昌。他事先没有与任何人打招呼,直接去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直到纪念馆负责人向南昌市政府汇报,时任南昌市市长的张云樵才知道陈毅来南昌了。
  记者了解到,陈毅向当时八一起义纪念馆中的工作人员介绍:“我是南昌人民的老朋友了,这是我第三次来南昌。南昌起义我只参加了后半段,我在南昌起义中经历的事情,可以写几个小故事,但能够上纪念馆的事情不多。
  陈毅讲述了他到南昌的情形:“我来南昌那一次,还是蛮紧张,蛮有意思的哩……”“我第二次来南昌,是抗战开始,作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代表与国民党谈判,迎接南方几省的游击战士下山。我住在月宫饭店,那时虽然没有动刀动枪,但天天唱‘鸿门宴’”。陈毅说,当时南昌的抗日救亡运动搞得热火朝天,对他们的帮助也很大。
  这便是陈毅三次到南昌的经历,显然,陈毅是南昌人民的老朋友了,而南昌这座城市对于陈毅元帅来说亦是充满回忆的。

责任编辑:陈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