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区供给侧改革的五点思考

12.04.2016  11:03


                      隗合飞/插画


  □周颖曹国新


  “十三五”开局之年,如何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当下江西旅游工作者最关注的问题。对此,笔者从景区供给侧改革角度提出五点思考,为江西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一、补短板:建设旅游城市


  江西景区建设对“”“”型旅游资源的依赖程度畸高,旅游产品的主要特点是“上山下乡”,主要景区不是名山就是名村,由此形成的旅游布局呈现一个“”字,即东西南北各一条游线,重点在以庐山、婺源、龙虎山、三清山为支撑点的北线、东线,和以井冈山及瑞金的叶坪、沙洲坝为支撑点的南线。这是一种缺乏旅游城市支撑的格局,存在着与经济文化和服务中心城市隔离的问题。


  缺乏旅游城市,割裂了旅游产业与城市建设的融合发展,城市的公共设施不能为旅游产业所用,而旅游设施也不能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和生活品质服务,旅游消费难以提档升级,旅游产业平台建设难以对接城镇化主战略。这种隔离严重制约着江西旅游产业效率的提高。建设旅游城市,打造集约化产业支撑点,对接城镇化主战略,应该成为江西景区供给侧改革的首要要求。


  二、去库存:实现紧致发展


  区域内景区密度的提升,可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触发集群效应。根据计量旅游地图学原理,每增加一个有效供给的景区,对线路的旅游经济贡献呈平方级增长,而对区域的旅游经济贡献则呈立方级增长。随着景区密度提升,量变将可引发质变,区域内的旅游产业将发生内向聚变,促使区域成长为独立旅游产业平台,实现客源整合和淡旺季均衡,降低产业库存。


  江西旅游空白点较多,景区密度不足,缺乏聚合成旅游产业平台的条件。已陷入赣东北对接长三角旅游区、赣南对接珠三角旅游区、赣东对接海西旅游区、赣西对接长株潭旅游区的窘境。江西旅游产业版图被割裂成邻近旅游产业平台区的飞地,迟滞了自身旅游产业链的发育和纵向整合,使江西在旅游利润链的跨区博弈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对此,改革重心应转向加大景区密度,串联成紧致型旅游产业链,孕育独立产业平台、降低产业库存等方面,这也是江西旅游新常态的核心任务。


  三、调结构:转向重化产业旅游经济可分为主要仰赖先天


  旅游资源、短平快发展的“轻资产模式”和主要依靠大量资本投入、全面覆盖旅游产业要素、为区域旅游提供强大客源和设施支撑的“重化产业模式”。一般来说,轻资产模式是初级阶段,重化产业模式是高级阶段。我国中西部先天旅游资源优于东部,而东部5A级景区多于中西部,这表明全国旅游产业已逐步跨入重化产业阶段。


  江西传统景区往往在先天旅游资源优异的地区,依靠建门房“架杆收费”的“门票经济”盈利,这是典型的轻资产旅游经济模式。落后的模式不可能带来速度和效益的惊喜。转向大资本的重化产业模式才是江西旅游供给侧改革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


  四、优产能:服务全面小康


  旅游业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提供就业机会、营造创业土壤、实现就地城镇化,是典型的富民产业。可是,仰赖先天旅游资源的初级旅游经济也存在“富民不富财政”的低端资源经济特点。


  随着旅游产业逐步跨入大企业、大集团、大资本、大项目推动,产业全面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旅游业对财政税收的贡献将不断提升,带来的财税及非税贡献会更加凸显。此时,旅游业不但富民,也富财政,可全方位优化旅游产业产能结构,服务全面小康建设。江西旅游企业普遍较小、集团化不足、富民能力不强、财税贡献偏弱,服务全面小康的能力不足。富民和财税已成为江西旅游供给侧改革的两大标志性指标。


  五、强协同:创新基层治理


  我国景区治理主体结构设计尚不完善,现有治理主体不能涵盖各类资源和各种利益。因此,国家已确定进行国家公园试点。不同于大多数国家的国家公园,我国的景区普遍居民较多、社区发达,居民的生产生活用地与景观资源交织在一起,且我国景区往往同时具有源远流长的风景文化和民俗风情,环境保护、生态教育、文化传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了我国景区的多元目标。


  这些目标既不是完全兼容的,也不是完全矛盾的。作为负有专业使命的一级地方政府,我国的景区管理机构必须回应各方的利益诉求,激励公众、特别是社会居民对景区治理的自觉关注与主动参与,形成混合均衡、统筹兼顾的发展模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江西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