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智慧:天文地理生活百科诸记录开全国之先

26.10.2013  12:58

     赞叹不绝的江西智慧

    天文地理生活百科诸多记录开全国之先

    相比上天的恩宠和馈赠,人力在江西留下诸多“之最”更令人心潮澎湃。最早的书院、最神秘的悬棺、规模最大的围屋……来自江西大地的各项记录,无不凸显江西人的智慧与才华。我们罗列的这些“之最”,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但希望能为更多的人、更多角度了解江西,打开一扇大门。

     1.世界上最早的陶器生产地

    两万年前,中国大地是怎样的状况?至少万年仙人洞的人们开始制作陶器了。万年仙人洞被发现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万年县文物部门,与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考古学家合作研究发现,这里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其中早期陶器的出现时间为距今2万年,这是目前世界已发现陶器的最早年代。

     2.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遗存

    在仙人洞新石器时代早期地层,出土了丰富的野生稻植硅石和栽培稻植硅石。这说明,在距今1万年前,人们已经开始人工种植水稻,同时采集野生稻这是惊世的发现!距今1万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是世界上目前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

     3.年代最早、遗迹最全、遗物最多的酒业无字史书

    2002年6月,进贤县出土了一批元代采用地缸发酵生产蒸馏酒的酒窖、水井,以及明代的炉灶、晾堂、蒸馏设施等种类丰富的酿酒遗迹,最终断定该遗址酿酒的历史始于元代,历经明清,连续不断,发展至今,堪称是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遗迹最全、遗物最多、延续时间最长且最具鲜明地方特色的古代白酒。是一部中国白酒酿造的无字史书,被称为中国酒业国宝。

     4.最难破解的悬棺之谜

    龙虎山仙水岩诸峰峭拔陡险,岩壁光滑平展,岩脚下便是泸溪河,悬棺究竟是怎样镶嵌在悬崖峭壁之上的?无论多少人费尽心思揣测,但这个问题至今难有答案。毋庸置疑,这是全国最难破解的悬棺之谜。不仅如此,在遗址发掘的实物距今至少有2100余年,悬棺的历史在全国也是最悠久的。

     5.最奇特的一坑多棺古墓

    在墓穴的青膏泥上放置棺木47具,22具棺木中发现有人类遗骸。如此奇观就在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李家村茅屋组李洲坳山东坡。这也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埋葬棺木最多的一坑多棺形墓葬,如此葬俗在我国考古史上也属首次发现。

     6.金器、纺织、扇子多个发现创“之最

    除了葬俗,靖安古墓也创下多个第一。圆形金质饰物,直径达30厘米,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同期体量最大、装饰最为繁复的金器;便面\\(竹扇\\),长37厘米,用精细的竹篾编成,为我国出土最早最完整的扇类实物证据,堪称中华第一扇;出土的丝织品文物,是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数量最多的丝织品,其中的染色织锦服饰,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服装,可以改写中国纺织织造历史和文化史。

     7.最早最全的造纸作坊

    宋代至明代时期水碓16处、沤竹麻坑20多处、槽房10多处,都在说明,华林造纸作坊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造纸遗迹数量最多的遗址。同时,还是目前中国发现造纸遗迹类型最全的遗址,反映了从伐竹到沤料、煮料、腌料、舂料、配药制浆直至抄造成纸的一整套制纸流程。

     8.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

    公元1219年,袁州。知州滕强恕神情凝重,他命人在谯楼上添设铜壶、夜天池、日天池、万水壶……设阴阳生轮值,自此暮鼓晨钟。时至今日,宜春谯楼已被考证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时间天文台,它比现存的铁木尔帝国天文台(现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要早两个世纪;比建于公元1276年的我国河南登封观象台早50多年。

     9.世界最知名的瓷都景德镇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毋庸置疑,景德镇是中国瓷器最杰出的代表。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

     10.中国最早的青白瓷出自景德镇

    以湖田窑为代表的景色真青白瓷是最典型的青白瓷,被公认为中国青白瓷的最高代表。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青白瓷起源于安徽,但就在今年10月,权威专家认定,根据景德镇兰田窑出土的唐代古窑址和瓷器,可以断定中国最早的青白瓷出自景德镇。

     11.元青花最多的博物馆在江西

    元青花价值几何?英国伦敦曾经拍卖了一件“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当时的成交价折合人民币是2.3亿元,以当天的国际牌价可以买两吨黄金,这就是元青花的价值。而在中国,收藏元青花最多的要数江西高安市博物馆,其中元青花釉里红瓷器24件,数量上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名列第三、中国第一。

     12.龙南方围全国之最

    集家、祠、堡于一体,墙体由青砖或花岗砌成,易守难攻,非常坚固,这就是围屋。赣南以方围为主,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风格之特别、保存之完好,龙南为全国之最,并于2007年10月25日,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立项为“拥有客家围屋最多的县”。

     13.中国风水第一村在三僚

    “世界风水在中国,中国风水在赣州,赣州风水在三僚”。梅窖镇三僚村只是离兴国县68公里的小山村,然而自五代十国起,先后出了27位堪舆国师,明师72位。在明代,兴国三僚村的风水先生,更成为皇家御用风水师,先后有数十人奉诏供职于钦天监衙门,专司皇家风水职事。因祖先有勘定明十三陵、故宫紫禁城、长城等建筑杰作,三僚村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

     14.最早最大的私人藏书馆

    庐山北宋“李氏山房”藏书馆遗址的发现,让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私人藏书馆李氏山房浮出历史。当年,北宋李常与其弟李布在楞枷院中的白马寺筑房读书,藏书达9000多册。李氏兄弟步入仕途后,将其所藏9000余卷书籍赠与白马寺。人们为纪念李氏兄弟赠书义举,将兄弟读书房誉为“李氏山房”。

     15.最具知名度、规模最大的书院

    白鹿洞书院向来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它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直到有一天,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星子县)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并奏请赐额及御书,白鹿洞书院更是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

     16.出唐宋八大家最多的地方

    唐宋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无须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三人都出自江西,一是江西临川的王安石,二是南丰的曾巩,还有一位是吉安永丰人欧阳修。江西的才子辈出可见一斑。

     17.中国最大的移民圣地瓦屑坝

    明初的“江西填湖广”造就了中国最大的移民圣地瓦屑坝。在明洪武年间的三十年中,江西移民人数达210余万人。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时至今日,有那么多五湖四海的人辗转跑到鄱阳县瓦屑坝,去寻根问祖。

     18.江西人最早画出中国地图

    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中的边长代表实地里数,相当于现代地形图上的方里网格,然后按比例绘成地图,这就是明代的《广舆图》,也是中国最早的分省交通地图,他的作者是江西人罗洪先。他在绘制地图方面的建树,不仅为我国地图的绘制和地理科学作出了贡献,而且在当时为国际的同行所瞩目,在世界地图绘制方面占有一席之地。(来源:江南都市报 策划/记者陈明华文/记者刘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