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平稳 稳中有升——2015年江西消费品市场形势分析及2016年趋势展望

01.03.2016  10:59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动力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江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优化消费环境,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全省消费品市场表现稳健,呈现总体平稳、稳中趋升走势,为全省经济优化结构和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总量继续扩大

 

  继2014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大关后,2015年总量继续扩大,实现5896.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从分季度走势来看,一季度增长10.9%,上半年增长11.2%,前三季度增长11.0%,全年增长11.4%。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二)乡村市场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市场

 

  2015年,全省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0.44亿元,同比增长13.4%;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5.6亿元,增长11.0%。乡村市场增速快于城镇市场2.4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速快于0.1个百分点,上半年快于1.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快于1.8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呈现持续加快的发展态势。

 

  (三)批零住餐四大行业继续保持增长

 

  住宿餐饮业增速加快。2015年,全省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44.9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同比加快4.1个百分点;餐饮业实现营业额771.7亿元,增长18.6%,增速同比加快1.4个百分点。

 

  零售业增长较快,批发业增长放缓。2015年,全省零售业实现销售额5978.9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同比加快4.2个百分点。批发业实现销售额6446.2亿元,增长9.2%,同比回落6.1个百分点。

 

  网络新兴消费增长迅猛。2015年,全省限额以上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零售额同比增长57.3%。

 

  (四)多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

 

  日用生活消费品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全省限额以上企业粮油、食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77.6亿元,同比增长26%;饮料类实现零售额28.5亿元,增长20.5%;烟酒类实现零售额45.4亿元,增长18.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85.50亿元,增长13.2%;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52.6亿元,增长13.6%。

 

  与消费升级相关商品快速增长。2015年,全省限额以上企业通讯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6.8亿元,同比增长38.2%;家具类实现零售额41.2亿元,增长42.3%;建筑装潢材料类实现零售额34.5亿元,增长28.1%。

 

  汽车类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全省限额以上企业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663亿元,同比增长19.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宗商品增速持续回落

 

  受成品油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全省限额以上石油制品类实现零售额持续下降。2015年,同比下降6.0%,这类商品占限额以上商品的比重近24.0%,其走势对消费品市场影响巨大,直接拉低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水平1.7个百分点。

 

  (二)部分重点企业销售额下降

 

  受政策、市场、兼并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重点企业销售额下降。从零售企业看,南昌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洪城大厦股份有限公司、南昌东之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江西智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同比降幅分别为18.8%、12.9%、11.9%和16.8%。

 

  (三)各设区市发展不平衡

 

  2015年,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名前三位的设区市分别是九江市(13.0%)、吉安市(12.8%)、上饶市(12.7%),排名后三位的设区市分别是抚州市(9.4%)、赣州市(8.6%)、新余市(8.4%),增速最高的设区市与最低的相差4.6个百分点。

 

  (四)农村市场发展现状仍滞后

 

  2015年,全省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13.4%,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农村消费领域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相对比较落后,对商贸流通规模发展形成制约,且超市、便利店等网店分散、数量少、规模小,互联网发展起步晚,这些都抑制了农村对消费品的需求。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在农村仅有55家,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占比仅为17.1%。

 

  三、 2016 年消费品市场运行走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2016年消费品市场运行走势分析

 

  当前,全省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平稳。2016年,江西消费品市场仍存在诸多有利因素。我国的经济走势表明,经济增长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从政策面看,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将有利于形成新的消费动力。此外,在中央一系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推动下,各类企业会根据市场不断创新产品供给,激活需求。从全省情况看,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我省出台了《江西商贸流通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这些对于提升消费信心、增加持久消费具有积极作用。同时,目前江西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的增加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消费水平;江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吸引大量游客,而且对全省消费市场的扩大具有积极作用。另外,江西正围绕消费需求变化快速推进商业电子化、促进电子商务交易等各种新兴业态的发展。随着商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商业流通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必将推动消费市场的扩大。

 

  但也应该看到,消费品市场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困难也不少。一是世界经济总体上仍处于危机后的深度调整之中,市场需求疲软。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爬坡过坎阶段,多年累积的结构性矛盾仍然需要调整。二是全省经济总体上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仍然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经营困难,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困难。三是缺乏新的消费热点。从消费结构上看,占全省比重四分之一的石油制品,由于价格下跌,已经对全省消费品市场走势造成了很大影响。在传统消费热点商品增发普遍放缓的同时,新的消费热点还没有形成,养老消费、新能源消费、文化教育消费还基本初在初始培育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和影响。四是江西流通企业竞争力不强,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品牌影响力不高,商业布局也不尽合理的现象。

 

  综上所述,2016年,全省消费品市场机遇与挑战同在。总体判断:全年消费品市场将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继续上升。

 

  (二)对策建议

 

  一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保持国民经济稳定较快发展。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在加快发展中调结构、促转型。在做大总量中提质量、增效益。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平,打响绿色业态农产品品牌,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供给体系。要深入推动转型工业化,以优势传统产业为基础,以战略新兴产业为先导,更加注重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更加注重质量品牌建设,推动工业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与扩大居民消费相互促进,全面实施服务业升级,推动服务业水平明显提升。

 

  二是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劳动报酬稳定增长机制;要努力提高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要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拓宽居民投资渠道,让居民拥有更多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机会,发挥财产对消费的拉动作用。要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推动社保、医保的有效覆盖。

 

  三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业态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商贸模式。针对我省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大的特点,重点要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及开方式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网络代购网点,引导企业改变传统商贸模式。同时加强物流企业发展,引导和支持大型零售企业建设物流配送体系,支持物流企业发展区域物流和开展跨区域物流合作。

 

  四是鼓励市场主体加快发展,推动商贸流通领域的现代化建设。加大市场建设,依托省内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积极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平台,开展商品交易市场示范建设,培育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市场生态先进、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在同类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辐射范围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商品交易市场。提升省内城市商业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推进大型商贸综合体、商区功能区、特色商业街及中央商务区建设。

 

  审核:张捷 撰稿:尹琼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