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先机 江西深度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22.04.2015  10:31

  “巴基斯坦客户对我们的产品非常满意,下个月就会下第二笔订单。”江西雄鹰铝材股份公司营销部总经理罗俊高兴地说。这家江西省规模最大的铝材企业用实力敲开了巴基斯坦市场的大门。而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江西制造”进入这个新兴市场。

  4月17日,为期三天的“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战略研讨会在海口市落幕,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官员、学者、企业家,就“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巴合作展望、合作计划进行深入而具体的讨论。作为唯一受邀参会的省份,此次会议还围绕江西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召开了专题会议,搭建起了江西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务实合作平台。

   江西制造”对巴出口倍增

  易家子是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市的建材经销商,去年6月,他慕名到访雄鹰铝材,为自己家乡的机场建设项目采购铝型材。短暂的考察后,他下了第一笔订单——100余吨铝材。罗俊说,去年10月,该公司如期将这批产品交付客户,用于巴基斯坦贝布托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最近,易家子又与罗俊沟通,将根据工程进度采购第二批产品。

  对许多江西企业而言,巴基斯坦并非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市场。江西省参与中巴两国合作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洪都航空就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了K8教练机。至今,洪都已向巴基斯坦出口一批K8系列飞机。

  省商务厅有关人士称,目前江西省有不少企业在积极拓展巴基斯坦市场,泰豪科技进出口公司在当地设有办事处。据了解,早在2009年,泰豪就中标巴基斯坦的巴中友谊中心智能化项目,希望把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和理念带到巴基斯坦。目前,泰豪在巴基斯坦已承建多个电站项目,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

  据南昌海关统计:由于江西省与巴基斯坦在资源方面有较大的互补性,在良好的贸易环境下,双边贸易呈现向好发展态势。今年一季度,江西省与巴基斯坦双边贸易实现成倍增长,进出口额达4.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一倍,其中,出口4.1亿元,进口0.1亿元。

  南昌海关有关人士分析,从江西省一季度对巴出口商品结构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江西省传统优势产品、基建材料、工程设备等呈现迅猛发展势头,如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3亿元,增长1.4倍,农产品出口增长1.4倍,钢材出口增长1.5倍,陶瓷出口增长3.6倍。此外,新兴技术产品出口势头也不逊色,其中,灯具出口增长34.8%,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2.3倍。

  加强经贸合作是江西省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西省将鼓励陶瓷、航空制造、汽车、光伏、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优势产品出口,并加大巴基斯坦具有优势产品的进口规模。同时,加强工程承包合作,推动江西国际、中鼎国际、中煤建设、省建工集团等江西承包工程龙头企业,积极承揽巴基斯坦重大基础设施和大型工业开发等项目,完善巴基斯坦基础设施。

   加快赣企“”进巴基斯坦

  与巴基斯坦客户合作了一年时间,但罗俊一直没时间实地去领略这个“清真之国”的风采。不过,罗俊计划完成与易家子的第二次合作后,接受他的邀请,实地考察巴基斯坦市场。

  “巴基斯坦客户一直提议,希望我们能在当地设销售公司,并在当地开设工厂,深度拓展巴基斯坦市场。”罗俊说,巴基斯坦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当地劳动力成本有优势,不过,需要对当地营商环境进行考察,经评估后才会决定。

  其实,早在10年前,昌河的轻型小卡车、面包车等车型就成功打入巴基斯坦市场,当地进口商也希望昌河能够在当地建设合资工厂。不过,省商务厅有关人士称,目前江西省还没有企业在巴基斯坦直接投资。

  在此次中巴经济走廊战略研讨会上,还就江西省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召开了专题会议,将江西省的优势产业与巴基斯坦需求进行对接,为下一步赣企走入巴基斯坦提供了沟通合作渠道与平台。

  在加强产业投资合作方面,江西省提出了在新能源、建材、汽车、纺织服装、现代农业五大领域的合作构想:

  鼓励晶科、赛维等光伏新能源企业与巴基斯坦企业开展科技协同创新,建设光伏产业基地;

  重点鼓励新钢、萍钢、省建材集团等企业与巴基斯坦合作共建生产基地,开拓国际市场;

  支持江铃、昌河汽车等企业与巴基斯坦合作建设生产加工(组装)基地;

  推动江西纺织服装企业与巴基斯坦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合作,建设国际品牌代工基地,培育服装品牌;

  鼓励江西省农业龙头企业到巴基斯坦建设农产品种养加工基地、共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积极推进与巴基斯坦开展“南南合作”农业合作。

  据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江西是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产品和主要商品输出地之一,江西省将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江西省资源生态优势和历史文化特色,积极加强与巴基斯坦等沿线国家合作,不断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努力把江西省建设成连接“一带一路”内陆战略通道、内陆开放合作高地、生态文明国际合作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