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熊式辉创建国立中正大学
▲国立中正大学校门。本版图片 资料图
熊式辉,出生于江西省安义县万埠镇鸭嘴垅村。自幼学习军事,先后毕业于江西陆军小学、中学、清河陆军军官预备学校,1913年进入陆军第一预备学校,而后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1921年被保送进入日本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曾参加护国战争,且是第一任江西都督吴介璋的门生。
近日,记者走访方志馆并多番查阅资料了解到,熊式辉主持赣政十年,发展了江西近代工业并一手筹办了中正大学,填补了江西高等教育的空白,改善了我国战时教育的布局,在高等教育发展史和江西近代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为筹措工业建设资金开拓矿砂贸易
据《江西省人物志》记载,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为了发展江西经济,熊式辉广泛延揽各种专门人才来赣创业,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任用了一个杰出的建设厅厅长,并倚重其主持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工业化建设。大胆聘用各领域科技专家担任江西各大省营工厂的厂长或经理。留学美国的机械工程师张纪出任江西机器厂经理,留英八年的陈薰,曾任马尾造船厂工程师,受命为江西车船厂经理,一时间江西人才云集。
除了外聘人才,熊式辉还创办多种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有计划地培训实用性技术人才。他组织成立了江西省百业教育委员会,创办百业教育,以增进各行业职工之知识技能。这些教育培训机构培养的实用技术人才,在各个行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熊式辉接任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时,省库中只剩下15元钱,财政极为窘困。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工农业生产有所恢复,财政状况逐渐好转。但日军占领南昌以后,政府各项经济来源枯竭。为了筹措工业建设资金,熊式辉开拓本省钨、锡两矿的资源来增加收入,又将这些由矿砂贸易得来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直接创办了一大批工厂企业。
发展民生企业补充了战争期间军需民用
据《江西省人物志》记载,抗战爆发以后,大量的难民疏散到江西,加大了江西生活物资供应的困难。为了解决战争带来的物资供应困难,熊式辉指令省建设厅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数十家省营工厂,涉及电力、机械制造、冶金、化学、纺织等多个部门。江西省各家省营工厂,均冠以“民生”二字。据1945年出版的《江西统计提要》记载,直至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江西省省营工业的发展,“非但及时补充了战争期间的军需民用,而且支持了江西人民较顺利地渡过了战时的后期难关。”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为复兴江西瓷业,熊式辉重新在景德镇成立陶业管理局,邀请蜚声瓷业界的爱国民主人士杜重远担任局长,并创立陶业人员训练所,制订陶瓷工业的改革措施,为江西瓷业特别是景德镇瓷业的改进和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熊式辉还多次提倡国瓷运动,要求“无论住户商店,一律使用国瓷。”经过轰轰烈烈的提倡国瓷运动,一时间,南昌市面上“洋瓷几已绝迹”。
创建江西第一所独立学院——中正医学院
记者了解到,20世纪20年代初,江西在依靠本身力量创办新式专门学校方面,位列全国前列,但更高一级的大学则属空白。
1936年,教育部决定筹设一所适应推行公医制度需要的医学教育中心,并于10月成立了筹备委员会。筹备会主任委员王子玕认为,蒋介石长期在赣指挥军事,所以这所学院应设于江西,得到一致同意,并确定以蒋介石的名字为学院名。后到南昌选择院址,熊式辉对此自然是高兴地予以“热心赞助”,计划借此机会以医学院为基础,“将大学次第完成”,遂划拨阳明路东基地300亩,令国民党南昌市政府办理前期工程。中正医学院于是在南昌市动工兴建。1937年6月,教育部聘任王子玕为中正医学院院长。9月25日,学校正式开学,中正医学院作为全省第一所独立学院,它的创办无疑是江西高等教育的重要突破。
克服重重阻力筹办中正大学填补江西高等教育的空白
熊式辉将筹备中正大学列为其政务上的头等大事之一,对于筹备事务极为用心,计划周详。中正大学的实际筹备,从1939年8月遂川会议开始,到1940年10月底学校开学,历时15个月。以1940年6月1日为界,可分为省政府、教育部聘任的筹委会前后主持筹备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熊式辉虽未出面主持筹委会,全部工作却是由他实际主持。因此,中正大学的筹办,均是在熊式辉的操持和决断下进行的。
在艰难抗战的环境下,由地方创办大学确非易事。江西创办中正大学的消息一出,立即在重庆等地引起震动,“各方颇多物议”。
最有分量的反对者,包括时任教育部长的陈立夫及孔祥熙、张君劢等人。由于反对意见相当激烈,以致最为支持的蒋介石也一度动摇,他在1940年2月15日电示熊式辉:“中大如未筹备完成,作罢为宜”。这些阻碍使得熊式辉的办学之路走得相当艰难,在国民党高层政要中遇到了很大阻力。
据了解,熊式辉为争取国民党中枢支持江西开办大学,直面重重阻碍,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一方面,针对战时环境、教授不易延聘等确实有道理的反对意见,加大力度进行筹备工作;另一方面,对重庆政要展开新一轮的说服争取。1940年2月20日,熊式辉回复蒋介石电,再次申述办学理由。又一一致函其他重要官员,进行解释。而他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效,蒋介石很快打消了“作罢”的念头,再予支持,并让陈布雷转述其四点意见:“1、筹备时间宜充分;2、人才不可忽略,在开始时特别留意;3、仪器图书不可忽略;4、学生素质不可马虎。”蒋介石的支持,再次为中正大学的创办亮起了绿灯。
1940年10月10日,教育部任命的中正大学校长——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和教育家胡先骕正式就职。这时,经过艰苦努力从香港、上海购置的图书设备,也大多到校。学生10月4日起陆续到校注册(共计391名)。开学时间最后定在蒋介石的生日那天,即10月31日。当日,江西省党政军机关负责人和社会名流,与中正大学全体师生集聚于杏岭校园,相继举行中正大学奠基典礼、开学典礼和蒋介石生日祝寿仪式。 中正大学的创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全国重要报刊都作了报道,就连在上海沦陷区的《申报》,也连续三天刊出报道,称学校的创立“意义至为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