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共促团结进步 同心共襄盛举——访江西省代表团团长、江西省副省长尹建业

30.08.2016  00:35

  江西省是少数民族散居省份,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江西省把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抓手,并为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带来了畲歌戏《热血山哈》。在该剧即将上演之际,会刊记者对江西省代表团团长、江西省副省长尹建业进行了专访。

   

  

  会演对巩固民族团结、掀起江西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新高潮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记者:请您简单谈谈对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理解和认识。

     

  尹建业: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既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丰富民族地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件好事。

     

  积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不仅有利于推动我省少数民族文艺创作、展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成果,也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展现我省各族人民良好精神风貌。会演对巩固民族团结、掀起我省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激发各族人民对实现中国梦的向往、增强各族人民对实现同步小康的信心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记者:江西在历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尹建业:我省过去共参加过3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2001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我省选送的综合歌舞《映山红的故乡》荣获演出金奖、创作银奖,2名演员获优秀演员奖,3名演员获新人奖,江西省代表团荣获优秀组织奖。

     

  在2006年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我省选送的采茶剧《彩练牵,繁荣连》荣获表演金奖,李红、卢致苑等5名演员荣获优秀演员奖,杨俊、张强2位演员荣获优秀新人奖,江西省代表团荣获优秀组织奖。

     

  2011年6月,江西省代表团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我省参演节目——畲族山歌戏《七彩畲乡》荣获最高奖项剧目金奖和6个单项最佳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音乐奖、最佳舞美奖、最佳演员奖和最佳新人奖),创造了我省代表团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的历史最佳成绩。

    

  

  把少数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结合起来,是本届剧目的突出特点

  

  

  记者:江西今年选送参加会演的节目是畲歌戏《热血山哈》。您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台剧目的筹备情况? 

     

  尹建业: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我省选送的畲族山歌戏《七彩畲乡》赢得诸多大奖,获得广泛好评。这一骄人成绩对江西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给予了巨大鼓舞和重要启迪。江西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少、文化特色不明显、人才和财力相对不足的省份,所以我们需要把全省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与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结合起来,集中人力物力打造一台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剧目。

     

  2014年,在筹备全省第二届畲族文化艺术节的过程中,经几个主办单位充分协商,确定由承办艺术节的吉安市组织编创一台畲族山歌戏,既作为艺术节的主打节目,又能在经过打磨后代表江西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记者:看来江西对本届会演是早有准备啊!这台剧目有什么突出特点?

     

  尹建业: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选排的这场戏具有鲜明的红色基调。吉安是革命老区,位于永丰县南部的龙冈畲族乡,是红军第一次反“围剿”的主战场。在这场战斗中,中国工农红军谱写了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红色传奇。数以千计的龙冈儿女,包括300多位畲族同胞为此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着眼于这样一个历史背景,把少数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结合起来,通过讲述大革命时期苏区各民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反抗国民党黑暗统治的生动故事,充分诠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特点、“三个离不开”的要义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真理。

     

  2015年,由吉安市采茶歌舞剧院创作的大型畲歌戏《热血山哈》在江西省第二届畲族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成功首演。为了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主创团队又对剧本、音乐、舞美、服装、灯光等内容进行了二次创作和编排。该剧以一对畲族青年男女的爱恨情仇为主线,演绎出一个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进而呈现畲族同胞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表达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革命的主题。

     

  《热血山哈》讲述的是少数民族共同担当革命大业的红色故事。这部戏用穿透时代的眼光、撞击人性的力量,在宏大叙事中进行细腻描写,通过男女主人公心灵冲撞和交融的历程,塑造出了生动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生动感人、舞美音乐优美流畅,是一台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好戏。

    

  

  江西民族文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记者:江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现状如何?

     

  尹建业:2009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精神,在推进民族文化工作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一是政策上有保障。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建立了省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省政府印发了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和《江西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作为重要内容,从政策层面确保有规划、有项目、有经费,有力地支持和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是落实上有力度。省民族、文化等工作部门多次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开展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纳入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省财政设立每年150万元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以少数民族文化项目的实施为龙头,重点抓好各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传承创新。全省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创造并形成了“畲族文化艺术节”等一批响亮的文化品牌。

     

  三是工作上有成效。有效保护了畲族“样式雷”、瑶族“盘王节”等一大批民族文化遗产。铅山畲族民歌、崇义竹洞畲族山歌、贵溪畲族马灯舞、资溪畲族祭祖仪式、永丰畲族刺绣等一批畲族传统文化项目先后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全省相继打造和形成了一批少数民族文化精品:贵溪畲族马灯舞荣登上海世博会和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舞台;畲歌戏《七彩畲乡》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荣获最高奖项剧目金奖和6个单项最佳奖;2015年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开幕式驻停表演节目《情涌赣鄱》中的畲族传统舞蹈“禾杠花”获得广泛赞誉;民族大联欢节目《井冈山好客气》以歌舞说唱的形式展示出红色故里的新面貌。

     

  

  “十三五”时期,江西要实现民族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记者:未来江西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

     

  尹建业:“十三五”时期,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全省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建立起覆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普及开展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继续推出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高艺术水准、适应各族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作品;加大对全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管理和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体制机制,完善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队伍建设。

       

  要促进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将主要抓好如下6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重大文化项目的全面实施。大力推进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全面实施和巩固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及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

     

  二是加大文化创新工作力度,积极开展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与赣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推出一批体现江西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高水准的文艺作品。

     

  三是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尤其要对濒危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

     

  四是建立健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政府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格局。

     

  五是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投入。

     

  六是切实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好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马哲海副局长深入峡江县金坪民族乡调研
来源:民族经济发展处、峡江县金坪民族乡    发布民族宗教局
新余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李新华深入少数民族村调研
来源:新余市民宗局    发布日期:2019-03民族宗教局
新法制报社记者来访省民宗局政策法规处
来源:政策法规处    发布日期:2019-03-民族宗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