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全面围剿入侵“霸王花”

30.10.2015  09:43

    10月24日,江西农业大学南区附近农田的沟渠边,生长了许多能开出一簇簇小而密集金黄色花朵的杂草,一群志愿者正在忙着将其铲除。这种杂草就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的“全球最具威胁的100种外来入侵生物”之一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国家林业局2005年将其列入了“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

    9月中旬以来,以“铲除外来入侵生物、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外来入侵生物现场灭除活动,在我省11个设市区同步开展,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生态保卫战。

    眼下,针对外来有害生物的除治脚步没有停歇,但生态保护专家依然担忧: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存活了80年,已经积累了庞大的“家族势力”,要想让它成为“明日黄花”,还需寻求更加行之有效的办法。

    危害惊人 “黄花开处百花杀

    加拿大一枝黄花主要分布于北美洲,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被引进我国。这种草本身的繁殖能力很强,已完全适应了我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逸生成恶性杂草,丝毫不给周边其他植物留下生存空间,有“黄花开处百花杀”之说,故被称为“霸王花”。

    2005年,我省只在南昌、鹰潭和景德镇3个设区市的4个县(区)发现了加拿大一枝黄花,面积也不过几百亩。几年后,全省11个设区市均发现它的踪迹,京九铁路、赣粤高速、320国道等重要通道两旁都有分布。

    今年上半年,农业部门经过普查发现,全省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面积达6000余亩,10年间分布面积扩大十倍。除新余、鹰潭暂未接到报告外,其余设区市均有分布。其中宜黄、芦溪两县面积最大,均超过2000亩。

    省林业厅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测报科负责人介绍,很少有人知道,在不少花店里,店主销售的“幸福花”其实是加拿大一枝黄花,它常用于插花中的配花,无意中增加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的渠道。加拿大一枝黄花虽然波及农业、林业和园林,但通过监测,除了少量湿地出现它的足迹外,对林业暂未构成直接侵害。

    据省农业环境监测站资环科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入侵生物在我省呈蔓延扩散态势,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

    “在大多数高等植物准备过冬时,它却遍地绽放,抢夺营养,迅速壮大,而此时其他杂草已无力与之竞争。”该负责人形象地比喻。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能力超强,传播速度快;其次是生长期长而且根茎横走,不断蚕食其他杂草的领地。

    专家说,每株加拿大一枝黄花平均有近1500个花序,每个花序平均能长出14粒种子,这样算下来,单株的种子产量能超过2万粒。更可怕的是,它的种子瘦小轻盈,可在风的作用下,或者附在人的衣服和包装袋上,长距离迅速传播。

    “加拿大一枝黄花不仅与周围植物争地盘、争肥料,还利用其高身材与其他植物争夺‘采光权’。”该负责人说,它就是这样,以压倒性的优势让附近其他植物消亡。

    资料显示,仅上海就有30多个本地物种被它灭绝,几乎占到了当地本地物种数量的十分之一。

    战役打响 全省围剿“植物杀手

    事实上,多年来,我省各地一直没有放松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除治,但未能有效剿灭。

    10月8日至13日,省人大环资委在调研时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南昌、景德镇、萍乡、赣州、抚州等地的公路两旁、荒地、河边仍然有大面积的存在,生长势头旺盛,且在迅速蔓延。

    实际上,省人大环资委曾多次就加拿大一枝黄花做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并于去年11月6日和今年10月14日编发了《环境与资源保护》专题情况反映,引起了省人大、省政府有关领导的重视并做了批示。

    文章指出,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省仍呈蔓延趋势,仅靠泼洒药剂防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铲除后焚烧。目前正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盛开季节,建议各级政府实行联防联控,发动干部群众进行清除,防止进一步蔓延,打响生态保卫战。

    早在一个多月前,根据工作方案安排,我省在江西农业大学南区举办全省外来入侵生物防治“1+10”现场铲除会暨加拿大一枝黄花现场铲除活动。同时,其他10个设区市也在上演着一场没有硝烟而又无处不在的战斗。

    10月24日,记者在江西农大南区附近的农田里,看到了面积大约60平方米的加拿大一枝黄花集中生长地,这些“霸王花”有的比人还高,约有1.5米至2米高,而旁边有些植物已经枯萎,将地盘拱手让出。

    江西农大绿源协会的志愿者们正手拿锄头和铁锹,挥汗如雨地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志愿者周瑜健告诉记者,按照正常种植间距,60平方米足足有2万株!这样一个数字,又是一个有害生物物种,它的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该协会指导老师、江西农大张嵚博士介绍,9月19日,这里作为全省外来入侵生物防治“1+10”现场铲除会场的主会场,铲除了占地两亩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该校南区旁边的农田本来是种植草坪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估计是花卉市场垃圾带来的,今年分布面积约2亩。

    “被铲除的‘黄花’堆成了一座山,晒干后,我们挖了一个10米深的坑,对这些枯草进行了深埋处理。” 张嵚说,铲除可是有讲究的,志愿者们用锄头深挖,确保根系全部出土,然后晒干。晒干后要么深埋,要么焚烧,以防扩散蔓延。

    多措并举 构建外来生物“防火墙

    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专家们并未就此松口气,他们深知加拿大一枝黄花强大的生命力和破坏力。

    “首先是城郊地带,可能存在少数难以查清的群落。其次,那些已被拔除的,其残根是否完全消除,会不会再萌发新芽也有待观察检验。在此前的花卉使用中,是否有种子以废弃垃圾为载体传播繁殖也是一个问题。”有专家提醒,后期监管很重要,毕竟一次性普查的覆盖面有限。对于加拿大一枝黄花这样具有很强繁殖力和排他性的物种来说,是否根除需要经过多年的观察。

    农业部门认为,辩证地看,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分布及危害与周围生态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在长时间不管理或管理粗放的区域,它生长茂盛、密度高,危害级别就高;相反,在水肥管理好的地方,它的生长密度就低,没有可乘之机。不妨采用综合防治办法,运用“生态替代法”,及时在闲置土地上种植本地绿化植物或农业作物,减少地表裸露,防止‘黄花’抢占地盘。

    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外来入侵生物有28种,尤以加拿大一枝黄花、福寿螺、水葫芦、水花生、豚草等分布较广,危害性较大。要想彻底除治,需要技术、资金和制度等保障体系。据透露,我省明年有望通过立法,出台外来有害生物防治条例。

    “农业部每年只有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我省1-2项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治,而这些资金连用于调查摸底都不够。”相关人士介绍,为加大除治外来有害生物力度,农业部门已向省政府申请防治专项资金,如果批复的话,今年将获得550万元,明年则有1800万元。

    “今后规定,对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如果是零星分布的,由当地乡镇组织处理,成片的由县里负责。”省农业厅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省将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

    据透露,我省将按照突出重点、渐次推进的原则,逐步构建外来入侵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同时,将建立有害生物综合防控示范区。

    记者 徐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