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救而不扰”贴心护江豚

12.10.2022  11:23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记者童梦宁) 受三峡水库补水、降雨等因素影响,鄱阳湖水位在连跌60多天后止跌回升,目前各重要站点水位均重回7米以上,但鄱阳湖长江江豚生存环境依然面临严峻考验。

  连日来,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大力协助下,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简称省水生中心)根据水情变化及相关监测数据,适时调整江豚遇险救助应急预案,增设应急补水等“温和”预案,尽量避免启动应急捕捞、应急迁地预案而惊吓江豚。同时,分级实施航道疏浚、船只限速、应急投饵等预案,九江、上饶、南昌等涉江豚重点区域紧密配合,力求“救而不扰”,齐心合力保护“水中大熊猫”。

  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梅志刚博士表示,今年鄱阳湖遭遇罕见旱情,给江豚救助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江西坚持“科学应急”,分级实施救助应急预案,有效缓解了江豚生存危机,确保鄱阳湖江豚种群数量保持稳定,给正在实施中的“鄱阳湖水系濒危水生动物保护创新研究示范”课题提供了宝贵经验,增强未来极端气候环境下对鄱阳湖及长江流域珍稀水生生物的科学保护及救助能力,为推进长江大保护贡献“江西力量”。

  鄱阳湖系长江江豚最重要的栖息地。据了解,早在7月,我省就开始系统分析研判极枯水位对江豚生存可能造成的阶段性影响,组织专家制订江豚遇险救助应急预案,要求坚持“科学应急”,尽量做到“救而不扰”。针对鄱阳湖可能陷入水位跌破6.5米或6米的“极险”处境,应急预案曾提出对江豚启动应急捕捞、应急迁地方案。但考虑到捕捞、迁地措施势必会给江豚带来惊扰甚至伤害,省农业农村厅将此作为最高风险级别时期“万不得已”的方案。同时,由省水生中心制订应急补水预案,通过对目前江豚栖息的深水坑灌水及应急投饵,确保“水满粮丰”。此外,科研人员还在鄱阳湖相关水域布设声学记录仪等智能装置,发现江豚遇有安全隐患时,利用超声驱赶仪“静悄悄地”将它们赶至安全水域,避免意外伤害发生。

  省水生中心研究员戴银根认为,当前鄱阳湖水情变化仍充满未知数,因此,各种江豚遇险救助应急预案都是动态的,必须坚持“科学应急”,保护野生动物自由迁徙及生存本能,把“救而不扰”工作做实做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