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创建首届江西省生态宜居城市纪实:美丽吉安 生态新城

11.10.2014  12:24

庐陵生态文化园

吉安文化艺术中心

沿江路

后河绿廊

螺子公园一角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既是吉安市委、市政府近年来持之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吉安市人民长久的热切企盼。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安紧紧围绕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目标,始终坚持“文化庐陵、山水吉安”的城市定位,按照建设大气吉安、雅气吉安、秀气吉安的要求,乘吉安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省级卫生城市之东风,大力开展生态宜居城市创建,取得良好成效。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功能明显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市民素质明显提高,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在创建中,吉安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指导思想,把创建生态宜居城市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深入持久地推进。

在创建过程中,吉安市上下认识一致、齐心协力,都认识到创建生态宜居城市,绝不仅是为了争一块牌子、得一份荣誉,更重要的是通过创建,真正让全市人民过上生态宜居的生活,提高幸福指数。

把全民发动作为重要手段

不断加强组织领导,营造了全民共创的良好氛围

吉安市委、市政府对创建生态宜居城市高度重视,成立了高规格的创建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推进创建工作。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上千人的高规格会议进行部署推动。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一线指挥调度,多次与市民一起动手整治环境卫生。各地、各单位积极贯彻,精心组织,层层发动,干群携手,形成了强大的创建合力。特别是去年以来,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安排市直单位帮扶中心城区各村(居),每周定期组织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整治,形成了干群互动的良好氛围。依托市内有关新闻媒体,利用电信、移动、联通等短信平台和大型公益广告,大张旗鼓地对创建工作进行宣传,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了全民共创的良好氛围。通过积极动员社会、企业直接参与创建工作,采取自愿捐资、企业出资、冠名赞助等方式,捐建了8.5万平方米绿地、捐种了8000棵大树,捐植了5片纪念林。

把硬件建设作为重要任务

不断夯实创建基础,完善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

近年来,吉安市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了一系列创建硬件,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按照市政设施、社会事业、民生需求、聚集人气、绿色环保“五个优先”的原则,实施了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手笔完成了井冈山大道、吉州大道等一批城区道路提升改造,打通了一批断头路,高品质打造了吉安文化艺术中心、高职学院、新一中、新七中、城南儿童医院等一批公益性项目等,极大地完善了城市配套。另一方面,积极打造城市三级生态梯度格局,在中心城区和县城大力推进“高品质公园+生态绿廊(街头小游园)+郊野公园”建设,充分彰显吉安 “城在水中,水在绿中,水城相映,绿环水绕”的山水生态魅力。投入3亿元建设的占地3250亩的庐陵文化生态公园,跻身江西省十大旅游新景区、国家4A级景区;相继建成的古后河绿廊、滨江公园等14个品质较高的城市公园,成为备受市民喜爱的休憩场所。目前,市中心城区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目标。

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准则

不断改善社会民生,增强了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数

一方面,加快无物业管理小区改造。吉安按照“铺平群众出行路、点亮百姓门前灯、净化居民小环境、清理社区下水道、贯通城区排污管、连上沿街绿化带、平安社区群众创”的要求,投入4000多万元,完成了200多个无物业管理小区改造,成为最受欢迎的民心工程。至2015年,该市将全面完成无物业管理小区改造。另一方面,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同时,去年,该市自我加压,作出了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决策部署,目前已进入了全面攻坚的阶段。无论是保障性住房,还是棚改安置房建设,都坚持让利为民,尽量给老百姓最满意的地,让老百姓的生活、就业、交通、购物、子女就学等都非常方便。还有,该市坚持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大力发展城市产业,既繁荣了城市经济,又方便了市民就业。近年来,仅井开区就吸纳就业1万人以上。铜锣湾商业慢行系统、天虹商业综合体、新世界广场等一大批大型高端商业业态进驻吉安,这些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吸纳就业10万人以上。

把长效管理作为重要目标

不断加强创建管理,建立了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始终坚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的规划“十大原则”,突出生态文化特色做规划,努力做好“减量、透绿、留白、传承、坚守”五篇文章,建设“见山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特色魅力城乡。将绿化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体系,根据《吉安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对《吉安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精心修编,同时修改完善了防灾避险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形成了“绿环围城、绿心镇中、绿廊穿城、绿核散布、六山八水、四纵五横”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二是完善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去年,吉安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吉安实际建立了一系列比较完善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市人大以地方立法形式,通过了《关于加强吉泰走廊生态保护的决议》,市政府配套制定了实施细则,明确了一系列加强城镇生态保护的措施。建立了市立公园制度,对第一批67个市立公园进行了命名,设立了标志牌实施最严格的保护。目前,该市还正在组织编制《吉泰走廊区域生态保护规划》,将吉泰走廊基本生态控制线、城市绿线、蓝线(水体)统一划定为生态红线,实施严格保护。三是建立责任落实体系。建立了领导小组例会、定期联席会等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创建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将创建任务项目化,仅今年就将30余个生态环保、园林绿化、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工程项目列为市重点调度项目,全部安排了市领导挂点,年末实施绩效考核,全力抓好组织实施。市里还将创建工作列入市政府对各单位的年度目标管理考评,创建成效与其年终评优评先挂钩,奖优罚劣,推动了责任落实。

创建生态宜居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创建为民、创建惠民是永恒的目标和追求。吉安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举措、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实效,为我省加速实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为加快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而不懈努力。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