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粮丰技术结硕果 “一田三区”成效显著

30.03.2014  10:42

    3月24日,记者从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西项目区2014年工作会议上获悉,我省粮丰项目研究提出了一批区域丰产核心技术体系,为全省粮食持续优质丰产及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项目成果“长江中游东南部双季稻丰产高效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全省粮丰技术实施应用面积达2000多万亩,占全省水稻面积五分之二强,实施区内主推技术应用面积达70%以上。

  2013年是我省“长江中游南部(江西)双季稻持续丰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江西双季稻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及“长江中游东部(江西)水稻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与示范”3个重大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协同实施的第一年。为此,由省农科院牵头,携手江西农业大学、省农技推广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全面整合3大课题核心技术,开展10项攻关创新研究,形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优质丰产高效清洁生产技术等6项综合技术模式,在相应生态区推广应用。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省注重产业化运作,创新稻米产业化开发的模式,形成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产业基地→产销衔接→品牌销售为主线的水稻产业化开发机制。目前,结合粮丰项目实施进行合作的龙头企业有2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5个,直接开展技术指导的种粮大户3000多户。项目还建立了12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全省纳入系统的粮丰科技特派员达147人。

  攻关研究、示范推广的同时,粮丰工程成果的提炼厚积薄发。粮丰工程实施以来,我省经过近10年的攻关研究,凝练形成了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成果——“长江中游东南部双季稻丰产高效关键技术与应用”,这也是我省种植业领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成果。此外,单项技术成果还获得2013年度农业部丰收二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眼下,江西粮丰项目“一田三区”(超高产攻关田、核心示范区、百万亩技术集成示范区、千万亩技术集成实施区)成效显著。2013年,在南昌县建立的50亩超高产攻关田,在南昌县、兴国县分别设置的5000亩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均超过任务目标。百万亩技术集成示范区和千万亩技术集成实施区累计增产91.75万吨,增加经济效益22.98亿元,为我省及周边省份粮食“十连丰”作出了重大贡献。(来源: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