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精准扶贫步履铿锵

09.06.2015  14:29

  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70万人,降幅20%,降幅高于全国5.1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降至7.7%,下降1.5个百分点,降幅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这是2014年全省扶贫攻坚的成绩单。

  伴随“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的铿锵步伐,江西通过创新扶贫工作方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将扶贫资源精确集中到贫困户,减贫工作进程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找“”根、寻“”源,扶贫精准到户

  “要着力推动老区加快发展。扶贫攻坚,任重道远;造福老区,时不我待。我们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江西老区人民的福祉挂在心上,句句嘱托,殷殷期望。

  “改善民生和扶贫攻坚是同步小康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省委书记强卫多次坚定地表示,要扎实推进分类精准扶贫,牢固树立“摘掉贫困帽子”为荣、“摘不掉贫困帽子”为耻的思想。

  省长鹿心社表示,要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和致贫原因,找准切入点,形成聚合力,精准施策,强化落实,全力以赴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经过多年扶贫攻坚,我省贫困人口总量大幅减少,但仍有276万贫困人口,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迫。

  吉安市峡江县马埠镇张家村村民唐根英腿部残疾,丈夫患有心脏病,靠种植几亩水稻在温饱线上挣扎。她说,作为重点扶贫村,当地扶贫资源还要兼顾其他农户。“过去下达的扶贫资金如撒胡椒面,部分条件较好的农户也享受。像唐根英这样的贫困户,反而因为基础薄弱和技能缺失没有更多扶持。” 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章康华表示。

  打好新时期的扶贫攻坚战,更需要“精准”发力。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精准扶贫。事实上从2013年开始,我省就已将扶贫方式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全面启动了新一轮贫困户识别工作。

  为防止暗箱操作,我省制定了一整套规范和流程,于2014年底完成对25个贫困县、3400个贫困村、119万贫困户、346万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今年春节前,又对工作程序和数据进行了全面核查纠偏,同时加强贫困监测统计分析、项目管理和资金监督。

  三套组合拳,打好三场攻坚战

  初夏时节,看着自家依托专业合作社“借种还犊”扶贫模式饲养的山羊,想着因病欠下的债务即将还清,吉安县天河镇横林村村民叶太山喜上眉梢。

  天河镇横林村地少山多,村民以前种过葡萄、烟叶等经济作物,因为上不了规模,收益不大,积极性不高。通过精准识别和分户施策,瞄准体现地方特色的产业,村民在当地干部带领下因地制宜发展养羊产业,200多户脱贫致富。

  底数清、情况明、管理严,建立起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江西,开始了扶贫开发的新一轮实践。省扶贫和移民办副主任饶振华说,我省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提高精准度,重点聚焦三个着力点,打好三场攻坚战。

  对于像叶太山这样有愿望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我省着力打好产业扶贫攻坚战。全省70%以上的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产业扶贫,开展扶贫培训“雨露计划”,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体系建设,已探索出示范园带动、企业订单、融资合作、股份合作等最受贫困户欢迎的产业开发模式。

  着力提高救助水平,打好保障扶贫攻坚战。我省统筹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各项救助制度,实施精准特惠救助扶贫。

  着力改善生活条件,打好安居扶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协调推进,我省加大扶贫移民搬迁力度,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帮助扶贫对象建设美好家园,其中2014年全省搬迁扶贫移民8万人,搬迁移民扶贫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扶真贫、真扶贫,我省在扶贫方式上的大胆探索与创新,激发了扶贫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促使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创新机制,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6月1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将精准扶贫攻坚实绩作为市县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贫困县考核、约束、退出机制。

  这意味着我省勇啃“硬骨头”,通过创新扶贫机制,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专家认为,此举将坚决杜绝“戴着贫穷帽子、过着炫富日子”的现象。

  我国大规模扶贫开发政策的调整始于1986年,并经历了三次较大调整,但我省贫困县名单多年未变。此次提出制订全省25个贫困县的考核约束办法,可引导贫困县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财力和各类资源,放在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上。

  目前,我省已实现贫困村定点扶贫和结对帮扶全覆盖,选派1.6万余名各级干部组成5000余个工作组,派驻到所有贫困村,开展定点扶贫和结对帮扶,已结对帮扶贫困户20.1万户,争取各类帮扶资金及物资近13.2亿元,帮助贫困村兴修乡村公路6520公里,引进和培育致富产业3211个。

  除建立贫困县退出机制外,我省提出的力争提前两年实现精准扶贫攻坚目标同样令人期待。省扶贫和移民办表示,全省将建立健全用好考核扶贫实绩“指挥棒”、编制精准扶贫攻坚规划蓝图、健全落实行业扶贫责任体系等六项工作机制,力争在2018年实现精准扶贫攻坚目标,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共奔小康不掉队。

  号准脉,下准药,沿着这条精准扶贫路子,江西正驶入同步全面小康之路,奋力创造着精准扶贫的实践范例。

  江西日报记者 宋 茜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