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要突破创新“软肋”
本报南昌讯记者袁思东报道:27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鹿心社到赣州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讨论《中共江西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与会代表们均认为,《实施意见(讨论稿)》为我省新一轮发展明晰了方向、坚定了信心,顺应了全省人民新期盼。
鹿心社指出,江西的新一轮发展、下一步发展思路就是要改革创新、狠抓落实。改革创新的前提是思想解放。“首先,思想要大解放。这些年来,我省在思想解放的路上不断迈进,但比起沿海发达地区,比起周边地区,我们的思想解放力度还不够。其次,改革要迈大步。在新一轮改革中,谁能认识到位、谁能抢到先机、谁能做得到位,那这个地方的活力、动力就强。再次,创新要有突破。创新也是江西的软肋。因此,我们要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来构建新的体制,通过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来形成新的机制。最后,实干上要下狠功。要把好思路、好部署、好要求真正落地、见效。”
鹿心社还给赣州市提出了新要求。他说,根据中央30多个部委联合出台的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赣州市需要落实的东西有很多。赣州市一定得珍惜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抓好落实,把这个政策红利转化为赣州市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代表发言
赣州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
“农村资产流转的基础首先是确权,只有把证发到农民手上,农民才能开展土地、房屋、果园、山林等农村资产的流转和变现,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表示,在2015年之前,赣州将在出台政府统一政策文件、司法鉴定文件及财政补偿文件的基础上,着力完成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登记发证,并探索开展小型水利设施、学校自留地等资产使用权的确权登记,“权属是谁的,证就发给谁,在法律层面保护农村资产,维护农民权益。”
史文清还表示,慎重稳妥开展农房抵押贷款试点。从赣州实际出发,将以去年改造的10.6万户危旧房为对象,开展农房住房财产权登记发证的试点,通过健全资产评估体系,建立抵押登记和风险分担补偿体系,吸引金融机构为农房贷款,帮助农民利用贷款资金发展产业和自主创业,同时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
瑞金市委副书记、市长许锐建议,依托江西东部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腹地的优势,抓住国家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利时机,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瑞金布局赣南综合物流园,完善口岸体系,以此加强与泉州、厦门等港口的合作,建设无水港和口岸作业区,使瑞金成为江西接入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许锐说:“‘瑞兴于’(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是赣南苏区先行先试的重要平台,建议将‘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与南昌临空港经济区、共青城先导区一并列为全省推进先行先试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