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振兴发展提速提质提效

28.01.2015  19:14

 江西赣州:振兴发展提速提质提效 改善民生做百姓最盼之事

    新华网江西频道1月28日电(赖星 余贤红)“回顾省委、省政府带领我们走过的极其不易的一年,最显著、最鲜明的特点是‘实’,最深刻最难忘的感受还是‘实’。”在赣州市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期间,赣州市长冷新生说,2014年以来,全省人民感受到了发展升级带来的巨大变化,让广大群众特别是苏区群众得到了更多更大的实惠。

    振兴发展提速提质提效

    27日下午,出席江西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争相发言,讨论气氛热烈.

    在赣州代表团讨论现场,大家一致认为,报告全面总结了去年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明确提出2015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和各项任务,体现了中央要求,顺应了群众期待,符合江西发展实际。

    “天地有大事,无非发展和环保;家中有大事,一老和一小,老有所养,学有所教;而这些件件都列在了每年省委省政府决策的头等大事中,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每次会议代表提出的合理化建议都得到了重视和回应,并取得了圆满的落实。”代表刘艳琼如是说道。

    冷新生介绍,在省委省政府带领下,2014年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速提质提效,主要成效表现为五个加速,政策效应加速释放、产业升级加速向好、深化改革加速推进、城乡面貌加速改观、民生问题加速解决。

    改善民生做百姓最盼之事

    脚寒伤心,民寒伤国。赣州市代表团成员还围绕“看病难、看病贵”、“教育均衡发展”、“扶贫开发”等民生议题献言献策。

    “自2009年国家实行新医改,群众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但为什么老百姓还是会觉得‘看病难、看病贵’呢?”省人大代表、赣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曾康华认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老百姓奔“大医院”的就医观念问题、药价贵,检查贵是症结所在。

    他建议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尽快实行医师多点执业大力执行就诊预约制;提高基层医师待遇,留住人才;增加政府投入,体现公益性。

    强卫曾表示,改善民生就是要多做百姓最盼,最喜之事。《政府报告》中特别提出,要加大扶贫力度,推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力争全年减贫60万人,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会昌县县长余学明认为,打好扶贫攻坚战,最重要的就是要贯彻落实好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战略。“要‘真扶贫’、‘扶真贫’,实现精准识别,解决‘要扶谁’的问题;精准施策,解决‘怎么扶’的问题;通过精准帮扶,解决‘谁来扶’的问题。”余学明建议,要改进以扶贫实效为主的贫困县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大旅游扶贫力度。

    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美丽乡村

    生态是江西的优势和品牌,赣州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2014年,国家所批复的《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更是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里程碑。

    省人大代表、赣州市崇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兰认为,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统筹抓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她建议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如提高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同时她也建议加强全民生态教育和发掘整理生态文化,如在学校开展生态文明课,组织专人收集、整理和研究茶文化、竹文化、森林文化等等。

    “由于县、乡财政投入不足、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够完善等,农村综合环境整治的基础设施如垃圾处理场极为落后,农村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少数民族代表蓝启玉建议建立农村环境管理制度,如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书,对乱倒垃圾、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警告或经济处罚,并适时聘用村保洁员。

    环境保护处理问题同样受到了省人大代表、瑞金市委书记许锐关注的,他建议把保护生态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一条红线,积极开展净水、净空、净土工程,保护山林、河流、湖泊、湿地,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使生态优势逐步显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