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首例微信销售假烟案告破 横跨4省7地涉案550万

19.02.2016  10:44

  中国江西网讯记者周再奔、喻先晶报道: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发财梦,但若走错了路“财”也就变成了“灾”。一群青年抱着“微商致富”的梦想,利用互联网这一渠道线上宣传,线下销售假烟。 2月18日,中国江西网(江西手机报)记者获悉,历经13个月,萍乡市湘东区烟草专卖局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侦破了这起横跨4省(直辖市)7地、涉案金额550万元的“01·20”互联网涉烟非法经营国标网络案件。

  至此,横跨4省7地、追查上下线37人,动用警力170余人次的江西省首例微信销售假烟网络案件至此尘埃落定。

  一条微信引起专业人员的职业警觉

  生活中,网友手机上每天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广告,但是很多的时候大家并不会太在意。2014年8月,湘东区烟草专卖局一位副局长的手机收到了一条售烟广告,这个广告来自一个微信名为“代购香烟”的微信号,这条小广告引起了他的职业警觉。

  经过湘东区烟草专卖局的讨论,一致认为必须慎重对待这条“小小的微信”。这很可能是一种新型的犯罪手段,这是违法嫌疑人利用微信兜售假烟的行为。将案情上报萍乡市烟草烟草专卖局,并引起江西省烟草专卖局高度重视,立即组建起小组侦查。

  一步步接近嫌疑人终于进入其朋友圈

  经过深思熟虑,侦查人员决定使用“笨办法”,一步一步地去接近嫌疑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五天四晚的排查后,他们最终锁定了嫌疑人的具体位置,然后利用新办手机号与嫌疑人互加好友,成功进入嫌疑人的朋友圈。

  于是,嫌疑人利用微信销售假烟的行为露出了“冰山一角”——其朋友圈内有已经发布的大量卷烟图片,品牌、数量非常惊人,可以基本确定其涉嫌利用互联网销售假烟,并将掌握到的信息向湘东区公安局经案大队反馈。

  公安机关最终认为,这是一起利用网络微信手段进行假烟销售的大案,涉案卷烟数量多、金额大,已经严重危害了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当地正常的卷烟销售环境。同年10月,公安机关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为由,对该案进行立案侦查。

  一万余条信息经过筛选案件终于浮出水面

  案情引起了江西省烟草专卖局重视。但这仅仅是开始,嫌疑人的微信信息不仅仅是交易信息,还有海量的其他生活信息,要从中提取出对案件有用的信息,还需要大量的甄别工作。

  面对1万多条杂乱无章的信息,湘东区烟草专卖局稽查人员将每一位与嫌疑人有过联系的人都建立起专门档案;在信息检索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填充,提炼重要信息,把每一条购买卷烟的数量、品种、金额及快递单号等都一一对应起来,使得各项证据被合法固定,可以有效运用到诉讼过程之中。

  经过大量检索工作之后,整个案件终于浮出水面:这是一起利用微信朋友圈发布大量涉烟广告、吸引微信朋友圈好友购买、通过网上支付平台转账并利用快递进行交易的微信涉烟售假网络案件。

  犯罪嫌疑人刘某通过向上线福建泉州郭某、潘某和福州杨某、陈某购入大量假冒卷烟,至萍乡本地存储销售,销售上、下线涉及天津、上海、泉州、福州、石狮、萍乡等地,横跨4省(直辖市)7地,涉及违法犯罪人员37人,涉案金额550万元,是重大涉烟网络案件。

  一伙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制裁

  2015年1月20日,这起历经四个多月调查取证的案件终于在福建泉州、萍乡安源区实施抓捕收网,犯罪嫌疑人刘某、潘某、郭某被现场抓获,当场查获为销售的各类假冒卷烟700余条,价值10万余元。

  2月2日,公安机关乘胜追击,顺利抓捕犯罪嫌疑人陈某、杨某。面对大量的证据,这5名犯罪嫌疑人对利用微信售假的行为供认不讳,并惊叹不已:万万没想到他们精心布局的微信网络卖场这,么快就被稽查人员和公安机关识破、捣毁。

  湘东区人民法院近日依法作出判决,5名犯罪嫌疑人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至此,这起互联网微信售假网络案件圆满结案。该案的成功破获,斩断了隐藏在微信背后的售假黑手,打击了一个网络化、集团化、高智商的假冒卷烟违法犯罪团伙。同时,这也为侦办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销售假冒伪劣卷烟的案件,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经验。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