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校招聘会:农村户口、非独子女受青睐

04.11.2014  10:58

    201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季已至。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为破解就业困局,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今年10月至12月,省教育厅将联合各高校集中举办13场毕业生专场就业洽谈会,目前已顺利举办5场。同时,省内各高校自行组织的一些校园招聘会也在陆续进行。为了方便学生求职就业,学校努力让学生在“家里”参加招聘会,使签约从“赶大集”变成“面对面” 的活动。记者走访发现,今年的校园招聘会比以往更特别——才艺出众胜过优秀学霸,农村户口、非独子女优先考虑等。

     校园招聘会现场

    校园“艺人”逆袭众“学霸

    “你是校园十佳歌手?还参加过二十多场演出?”“是的!”“你们都看过他的演出吗?”HR转向其他应聘者问道。“看过,卓玛!”只经过简单的几句对话,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就向“卓玛”发出了邀请。

    “卓玛”是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学院的祁存君同学。因为喜欢唱卓玛的歌,而且嗓音极具特色,久而久之就被班级同学称为“卓玛”。相比其他一起应聘的同学,“卓玛”既没有通过英语四六级,也没有获得过奖学金,更不是“学霸”,但他却是众多应聘者中第一个收到邀请的人。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因为每年都要举办很多晚会,我们单位很需要这种有才艺的人才。像小祁这样的‘特长生’,在我们这里肯定会有广阔的发展平台!

    而在招聘会现场,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工程专业、人称“邵师傅”的邵一夫同学,也因为在招聘会现场的功夫表演和吉他演奏,成功被株洲冶炼厂录取。

     农村户籍、非独生子女更具稳定性

    “你是农村户口还是城镇户口?是不是在农村长大的?家里还有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在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不少企业都向应聘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更有部分企业的招录条件上直接写着:农业户口优先、非独生子女优先。康利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城市里长大的部分90后来说,农村的孩子可能更能吃苦、抗压力更强、更符合企业的基层需求,而非独生子女则更适合团队的长期合作。招聘会上,亲属的工作、属地等问题也屡被提及,反倒学习成绩和工作经验已不再是固定标准。据了解,在个人综合素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企业更看重的是能否长期为企业创造价值。而许多农村学生所具有的踏实、扎实及吃苦耐劳的品质,更容易引起企业的青睐。

     鼓励非应届毕业生提前实习

    校园招聘会原本是准毕业生找工作的机会和平台,但不少大二、大三学生也活跃在招聘单位展位前,表达求职意愿。大三学生程钰主修的是资源环境艺术,成绩优秀且实践经历丰富的他成了深圳一家装饰公司的幸运儿,虽然并未制作简历,但一幅获奖作品征服了面试官。应聘的第一家单位就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并欢迎他随时到公司实习。录用单位的招聘负责人刘会群表示,“公司在校外也在招聘寒暑假实习生,在校园招聘会上破格录取非毕业班学生还是第一次。

    记者走访多家用人单位发现,少数用人单位会破格录用非毕业生作为实习生或培训生,提前进行培养和考察,既方便培训也有利于考核发掘可塑之才。 而南昌大学招生就业处一负责人也表示,“在保证学习的前提下,我们鼓励非毕业生寻找实习企业,提前预热。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提高综合能力。

     学生应聘太紧张 老师现场来“护航

    数十名学生围坐在老师旁边,一堂就业指导课现场开班。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张婷婷老师表示,在陪学生应聘的过程中,能发现许多经验技巧,能总结有益经验用于分享。招聘会上,张老师穿梭在人群中,不断给予学生提醒。“面试很紧张,张老师站在我身后就感觉吃了颗定心丸。”一名学生说。

    据了解,多数企业不欢迎家长陪同求职,但对老师贴身指导的做法却普遍表示赞赏。(来源:信息日报 记者黄小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