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重点水域江豚不足百头 20多年前长江江豚数量为3500头
江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但由于水生环境的恶化以及非法捕捞的猖獗,江豚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有的江豚甚至遭遇了灭顶之灾。
日前,有关部门调查显示,现今鄱阳湖重点水域内的江豚数量已经不足百头。记者调查发现,江豚数量正在逐年下降,保护江豚成为当务之急。
20多年前
长江江豚数量为3500头
长江干流曾是豚类最理想的栖息地,但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展,近20年来长江江豚种群数量锐减,江豚已被《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列为濒危物种。目前,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仍以7.3%的下降速率减少,按照这样的速度,20年后,江豚将彻底从长江流域消失。
1984年至1991年之间,长江江豚有2700头左右。不过这一数字后来被认为低估了,那时江豚数量应该在3500头左右。
2006年长江江豚数量锐减至1800头
2006年长江淡水豚类考察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800头,包括长江干流1200头、鄱阳湖450头、洞庭湖150头。
2006年,科考队还通过模型模拟得出结论:2035年江豚数量将减少至200头以下。这意味着,到2035年,江豚种群濒临灭绝的边缘,按照国际通用理论,一个种群其数量在200头以下时,种群就很难维持下去。
2006年长江江豚数量已锐减至1800头,2010年不到1500头。其中,处于淡水水系生物链顶级的三分之一的江豚被“排挤”到了鄱阳湖。这么多江豚的出现,似乎让鄱阳湖成了江豚在长江流域最后的“避难所”。
2012年长江江豚数量仅剩1000多头
据《2012长江淡水豚考察报告》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仅剩1000多头,并呈加速减少趋势。专家警告,如果再不加紧保护,长江江豚灭绝的日子将越来越近。
这份权威报告披露,考察初步估算长江干流江豚种群约为500头,鄱阳湖约为450头,洞庭湖约为90头。长江干流中的江豚种群数量年均下降速率已高达13.73%,超过2006年以前的两倍。
鉴于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长江江豚数量已极其稀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最新评估报告拟将其列为“极度濒危”级别。
据了解,由农业部领导,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共同组织开展了长江淡水豚考察活动。声学监测发现,长江江豚主要分布在武汉以下江段,江西湖口至江苏南京水域集中了总数量的67%。
目前长江全流域
江豚数量不足千头
长江江豚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与长江相连的洞庭湖和鄱阳湖。“目前,长江全流域江豚数量不足千头,其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稀少。”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说,就观测情况来看,鄱阳湖有长江江豚分布。
据悉,鄱阳湖里的江豚主要分布在都昌、星子和湖口等水域。当出现严重旱灾时,湖水水面下降,江豚在水面觅食的过程中会因为搁浅而被困,继而产生生命危险。此外,鄱阳湖水域采砂船比较多,这些采砂船不仅破坏了江豚的繁殖场所,也给江豚的生存带来了威胁。
【1】 【2】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