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铃集团第一辆“抚州制造”汽车下线

08.10.2013  17:05

    图为江铃集团第一辆“抚州制造”汽车下线。 本报记者 陈强 摄

    本报讯 红色汽车缓缓驶下,喜悦之情激荡心间。金秋时节,抚州迎来汽车梦重圆的喜庆时刻。10月6日上午,江西江铃集团轻型汽车有限公司第一辆汽车下线仪式举行。市委书记龚建华、江铃集团董事长王锡高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和平主持。省科技厅厅长洪三国、省工信委副主任殷勤、省商务厅副厅长刘文华、省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刘煜和省中小企业局、省汽车工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江铃集团党委书记蒋林生、总经理邱天高,市领导魏建锋、王晓媛、谢发明、周小平、曾龙昌、廖建辉和熊世平、柏林、李建林、喻大荣等出席。

    江铃轻汽是江铃集团第六座整车生产基地,前身是江西富奇汽车有限公司。去年6月25日,江铃集团与抚州签订重组华翔富奇框架协议;今年1月18日正式完成资产重组并更名,7月16日通过国家工信部组织的整车生产企业生产准入审核,拿到恢复生产经营的“通行证”,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龚建华在致辞中说,乘着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的东风,带着向莆铁路梦圆的喜悦,抚州人民又迎来圆梦时刻。江铃轻汽第一辆汽车下线,不仅是江铃集团的大事,更是抚州人民的喜事。江铃轻汽项目的落户和投产,凝聚着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省直单位的鼎力支持,凝聚着江铃集团领导层和江铃轻汽全体员工的辛勤汗水,凝聚着抚州人民的造车梦想。在此,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抚州人民,向长期以来关心抚州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龚建华说,江铃轻汽从签约落户到第一辆汽车下线,仅仅用时15个月,充分展示了江铃人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担当、智慧和勇气。江铃轻汽第一辆汽车下线,标志着江铃集团与抚州的战略合作结出硕果,标志着抚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标志着抚州工业强攻战迈上历史性台阶,无疑将成为推进抚州发展升级的又一加速器,极大提振了全市上下建设幸福抚州的信心和期待。我们将以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为动力,不断深化与江铃集团的合作,不遗余力支持江铃轻汽发展,让江铃汽车在抚州这片热土结出丰硕果实。

    龚建华指出,抚州高新区和市直有关单位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积极主动做好服务,支持帮助江铃轻汽改革创新、做大做强;要紧紧围绕江铃轻汽开展“补链”招商,不断做长产业链、做大产业群、做强产业园,千方百计延伸夯实提速增量与提质转型的双轨。希望江铃轻汽以此为新的起点,弘扬奋发进取、创新创业精神,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早日实现年产5万辆整车目标。

    王锡高在致辞中说,江铃轻汽第一辆汽车下线,为江铃集团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和新空间,为江铃集团落实百万整车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江铃轻汽的建成投产,是江铃集团与抚州密切合作、共谋发展的结果,凝聚了抚州各级领导的心血和汗水,展现了江西汽车产业迎难而上,想办事、能办事、办成事的决心和行动。对此,江铃人将永远铭记心间,并倍加珍惜抚州市委、市政府和抚州人民的发展期待,尽心尽力,心系项目,确保成功。

    王锡高说,江铃集团早在20年前就与抚州结缘,江铃底盘的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双方合作共进的最好见证。抚州汽车产业曾经有过辉煌的发展史,富奇曾经帮助过江铃汽车起步,对此,江铃人一直感恩在心。今天,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富奇重圆汽车梦。江铃轻汽的顺利投产,初步兑现了江铃集团“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的承诺,也初步印证了江铃集团重组富奇不仅可信、可靠、可行,而且可持久、可发展。希望江铃轻汽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开发和制造能力,力争5年内达到年产5万辆整车目标,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整车生产基地。希望抚州市委、市政府一如既往全力支持江铃轻汽和江铃集团在抚州的发展,共同为实现汽车强省梦想作出贡献。

    仪式上,龚建华、王锡高、邱天高及江铃轻汽总经理王勇驾乘江铃轻汽第一辆汽车下线。随后,王锡高代表江铃轻汽向抚州市赠送第一辆下线汽车。仪式结束后,大家还参观了江铃轻汽汽车生产线。(来源: 抚州日报 记者 邓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