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求的“创业经”

12.11.2013  19:47

 

 

 

 

      11月11日,因《细节决定成败》一夜成名的汪中求先生念起了“创业经”,  让江财学子度过了一个别样的“光棍节”之夜。当晚,在我校第四届创业教育实验班举行的精品班会上,这位细节管理专家畅谈大学生该如何创业,与全班33位同学分享其创业经验与感悟。此次活动由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兼第四届创业教育实验班班主任胡海波博士主持。
      “什么叫业?创业首先必须明确。”汪中求从这个易被大学生忽视的细节问题开始,念起了他的“创业经”。“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他引用《易经•系辞》阐释道,“业”就是我们要为天下百姓做的事情,由此引伸为给自己谋求一份职业,凝聚众力形成一个业态,为社会创建一个行业,为时代留下一份作业。
      汪中求曾经务过农,当过中学教师,做过高新企业白领,沿着业务员、片区经理、分公司经理、企划部经理、营销总监、总经理的路径拾级而上,目前出任北京博士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席管理顾问,北京汪中求细节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在过去近30年的就业、择业与创业实践中,他成功地演绎过上述四种业态。
      当就业变成一个难题,创业成为一种选择时,许多人梦想通过开公司当老板挖出“第一桶金”甚至一夜暴富,却又苦于找不到赚钱的门径和缺乏必要的创业资金。10多年前就在中国首倡“细节决定成败”和“精细化管理”的汪中求,此次依然从细节入手讲起了创业“那点事儿”。
      为什么创业、如何进行创业定位、创业须解决那些问题,汪中求的“创业经”紧扣此三大问题展开。“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他引用胡适的话提醒现场的同学们。尽管古人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汪中求一直在读书,他每年坚持阅读45本书并作读书笔记,已然形成习惯。在给大学生念自己的“创业经”时,他动辄引经据典却又让人听得趣味盎然,他的口才和他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早年开始养成了读书学习的习惯并且一直坚持至今,直接促成了他的成功。
      汪中求提醒有意创业的江财学子,在进行创业定位时,尽可能在自己想做的、能做的和政策法律允许做的项目上找到交汇点,不要盲目追求多多益善和求大求全。
      “公司化营运,两天腿走路,化整为零,以十当一”,“创业者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用理想撬动现实,把5%的理想变成100%的现实”……在学校研究生学术报告厅,一条条饱含创业理想与激情的横幅标语格外醒目,包括第四届创业教育实验班全体同学在内的近200位本科生、MBA学员和研究生,渴望从汪中求身上“学到更多,收获更多”,但汪中求为大家提供了三点建议:想创业先就业,扎实做好“纸上谈兵”(练好基本功),要成为创业的先驱而不是先烈。
      就在汪中求为第四届创业教育实验班念“创业经”时,据媒体报道,天猫宣布当天销售额突破320亿元。数年前,国内一大批电商借助11月11日“光棍节”浮出水面,脱颖而出,为创业教育与实践提供了鲜活案例,创造了互联网时代一大神话,也给更多谋求创业者带来了新选择。
      “未来更多创业者的定位,一定是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业。”汪中求坚信,“不可脱离互联网的服务业将飞速发展。这才是能看得见的不远的未来!”
      汪中求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曾经是一个勤奋的学生,现在是一个懂管理的商人,将来希望成为一个有造诣的学者。”事实上,无论是做学生、商人,抑或学者,他都表现得非常勤奋,因此也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有人说,创业就是以个人之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并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从这点说,汪中求当晚与江财学子唱“创业经”,是他在此领域取得的又一成功。现场师生会意的笑声与热烈掌声,一次次很好地证明了这点。
      当晚的活动历时整整三小时,来自省内和国内8家企业的负责人听取了讲座并与我校第四届创业教育实验班三个创业团队的同学进行了互动交流。就在汪中求与江财学子畅谈创业前后,校团委书记习金文、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熊绍辉分别致辞和讲话。(文/喻春龙  图/孙坚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