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沃野党旗红——银河镇“党建+现代农业”开创新天地

01.08.2016  20:39

  今年以来,银河镇牢固树立“党建+”理念,紧抓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牛鼻子,创新“党建+现代农业”模式,通过组织牵动、制度推动、技术拉动、效益促动等多项措施强力推进,开创了现代农业新天地。

  夯实组织,在基层生根“党建+”。该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引导作用,采取单建、合建、联建方式,在合作社、基地、协会中成立党组织,目前已成立河下果蔬合作社、紫溪农林基地等多个党支部,将党组织融入到特色产业链和合作社中。依托水稻、苗木等基地,全面推广“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把党组织在政策引领、组织协调、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与特色产业的技术、信息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带领群众发展特色农业。

  完善制度,在基层孕育“党建+”。该镇选优配强合作社、基地协会党组织带头人,理顺关系,明确组织引导、协调服务、监督保障、党员管理4项职责,制定落实联席会议、报告工作等6项制度,用制度机制管人管事、管长管远;建立和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管理机构,制定章程;健全和完善议事决策、民主公开、民主监督、财务管理等制度,加强合作社科学管理,实行规范运作;紧密结合生产经营活动,深入开展党员承诺、党员示范岗、党员中心户活动,引导党员带头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真正用制度推动产业长远发展。

  培养技能,在基层发酵“党建+”。该镇依托远程教育、农民党校、党员干部培训开展土地流转和农业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阵地,定期组织农村党员群众收看有关土地流转节目。同时积极整合资源,把产业、培训、农民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依托“双化”技能培训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能培训,培养了200余名农业种养能人和农技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增强技术拉动效益。

  提升效益,在基层绽放“党建+”。在产业化推进过程中,该镇鼓励和引导农村经营性土地流转、财政惠农助农资金向合作社、基地党支部优先集聚,党员发展重点向合作社、协会优先倾斜。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大力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不断拓宽现代农业发展渠道。目前,圣涛农业、绿行生态园、鑫绿地苗木等一批龙头农企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带动9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党建+现代农业”模式已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农业标准化发展格局,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