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上千年 墓内车马可“复活”(图)

12.11.2015  11:12

  作为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座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出土的车马能否修复还原,让世人一睹其真面目?就公众关注的一系列话题,11月11日,在南昌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记者独家专访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专家组副组长、秦陵考古领队张仲立。他表示,按当前的技术手段,出土的车马可以实现修复还原,并通过复制来展出。

本报记者与张仲立(右)合影

车马器

  【谈墓园印象】

  要素齐全 规格很高 器物精彩

  “通过参与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让我也认识到不少东西。”一打开话匣,张仲立就直言,海昏侯墓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体上来说,海昏侯墓要素齐全,高于全国其他同类墓葬。”

  他以1号主墓举例说,通过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该主墓规格很高,出土的器物非常精彩。“目前清理发掘的文物数量达到1万多件,这一数字令人震撼。”他表示,大型墓葬要保存完好是难上加难。从历史来看,这个墓葬至少有两次被盗现象发生。第一次时间比较久远,当时因为地下有水,没有盗成。而最近的一次,幸好盗墓贼钻探时只打到了主墓内的通道,而没有打到回廊或主椁室的位置,不然该墓葬不会保存得如此完好。

  “目前看来,海昏侯墓园是我国首个要素齐全的列侯墓园。”张仲立说,海昏侯墓不单单是一座大墓,还有陪葬墓、车马坑,同时也有都城遗址,各方面的要素比较齐全。

  【谈车马坑】

  出土的车马可还其真面目

  作为海昏侯墓本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车马坑内出土的实用高等级安车和轺车5辆,马匹20匹,金银错工艺装饰的精美铜车马器3000余件,反映了西汉列侯车舆、出行制度,对于研究、认识西汉列侯等级葬制具有重大价值。

  据了解,车马坑内出土的车马,如今已整体打包运至北京。“从我国汉代墓葬来看,出土车马坑的情况有不少。”作为秦陵的考古领队,张仲立如数家珍。

  “在海昏侯墓园内出土的5辆高等级安车和轺车,符合他的列侯身份。”张仲立说,从出土的车马来看,车的饰件都很精美。据他研究,当时的车厢边缘,是车饰件的重点,在这一部位,不仅是青铜铸件,还会镶嵌金银花纹。“这其中的工艺可以说是要多美就有多美,也可以说是尽其所能。”他说,这样的工艺水平,换作是现代都不一定能够达到。

  “在南方,从车马坑出土的车保存算是比较完好的。”在张仲立看来,北方发现的车马基本上已经被完全腐烂,只会留下车的痕迹。他从这一点上分析,北方出土的车马能够依据痕迹现场卡尺寸的数据,而后依据资料进行还原。同样,在海昏侯墓内出土的车马,完全可以依据资料进行修复,最终实现车马还原。按他的说法,车马还原后,可以复制在博物馆等地展出,让公众一睹其真面目。

  【谈墓主穿戴】

  着金缕玉衣概率比较低

  作为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金缕玉衣的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解放以来,汉墓中所发现的玉衣已在10件以上,其中河北省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两件、定县西汉中山孝王刘兴的一件、江苏省徐州东汉楚王刘戊(一说为第二代楚王刘郢客)的一件、 安徽省亳州东汉末年曹操的宗族曹腾(曹操祖父)的一件,共5件,已经完全复原。以满城汉墓的两件为例,刘胜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 片,金丝重1100克,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 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惊人的。

  如果海昏侯墓1号主墓墓主是刘贺,其身具皇、王、侯三重身份,那么,他的殓服会不会是金缕玉衣呢?就这一话题,张仲立表示,概率比较低。“如果墓主是刘贺,他当时的身份是侯,金缕玉衣不符合他的身份。”他表示,就算刘贺曾经当过皇帝,但在很看重礼仪的汉代,也不会让他穿金缕玉衣下葬。

  当然,最终1号主墓内的海昏侯是否穿了金缕玉衣,还有待后续开棺之后才能真正揭晓。

  【谈编钟乐器】

  出土铁编磬是全国首次

  在海昏侯墓内,出土了整套乐器,其中包括两架编钟、一架编磬、琴、瑟、笙等,形象再现了西汉列侯的用乐制度。特别是两架编钟、一架编磬符合周朝以来“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的乐队组织及规定。

  对于出土的编钟等乐器,张仲立用“相当精彩”予以评价。“这是当时礼乐身份的重要标志。”据张仲立介绍,乐器作为青铜礼器的一部分,在汉代社会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谓“礼非乐不履”,就是说没有音乐的配合,礼就难以体现出来。达官贵人们就连平时吃饭也要列鼎而食,鸣钟佐餐,“钟鸣鼎食”形容的就是这种奢华场面。钟也就成为祭祀和宴飨时必不可少的重要礼器。不过当时的编钟只能发中国音律中的五音,称为:宫、商、角(音:觉)、徵(音:纸)、羽,也就是:do re mi so la,没有fa和xi两个半音。

  张仲立说,在出土的乐器中,值得一说的是一架铁编磬。“我以前见到的都是石编磬,而海昏侯墓出土的是铁编磬,觉得挺奇怪,这也是全国首例出土的铁编磬。”

  【谈海昏侯】

  其他几代海昏侯墓葬区基本确定

  在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进行科学考古发掘的同时,考古人员还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周边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古调查,发现了以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一系列重要遗存,并证实面积达3.6平方公里的紫金城城址即为汉代海昏侯都城。

  紫金城东临赣江,北依鄱阳湖,平面呈曲尺形,分内城和外城。外城长约2037米、宽约1759米,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四面均有城门(水门),北面有“瓮城”,环绕城墙的护城河及城内水路畅通。内城长约438米、宽约281米,总面积约123078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位于外城东部,为宫殿区。内城在中部用城墙分隔为东、西两部分,有城门相通。东内城四面均有城门,西内城西门与外城相通。

  据史料记载,从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开始,一共有四代海昏侯。公元前46年,汉元帝重封刘贺之子刘代宗为(第二代)海昏侯,即海昏釐侯。第三代海昏侯刘保世为海昏原侯。第四代海昏侯是刘会邑,新莽时期,海昏侯国被废除,东汉建立后,刘会邑恢复为海昏侯。

  张仲立说,据考古调查,海昏侯都城(紫金城)的西面和南面附近的花骨墩、祠堂岗、墎墩、苏家山,基本确定分布着其他几代海昏侯的墓葬区。海昏侯墓葬区的西面和南面附近又有岭上、戴家山、五房山、龙坑、狗卵地、先发山、轿子山、夹山谷、北娘山、台盘子、杨家山、邹家墎、双墎岬、竹子山、万家山等贵族和一般墓葬区。

  对于紫禁城名称的说法,张仲立认为,该地域不是原本的名称,而是随着刘贺在此建立海昏国之后,修建了城池,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被人们叫成紫禁城。“据目前考证,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唐代。”

  文/图 江南都市报记者陈艳伟 实习生吴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