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育兵:没有付费观赏,就没有萤火虫的“坟墓”

26.08.2015  00:59

  近日,一则广东某景区在周末放飞10万只萤火虫的消息在网上热传,也备受争议。据介绍,该景区将集中4天放飞10万只据称人工饲养的萤火虫,时间在每天晚上6时至11时,该景区还以“号外”形式发布该消息,称10万只萤火虫“入侵”。然而,该景区放飞萤火虫的消息甫一出来,便立即遭到了当地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的强烈反对。(8月23日《广州日报》)

  夜空中,在花草间飞舞的萤火虫,给很多市民带来了童年的回忆。“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的诗篇,更给了人们浪漫的遐想。那么,时至今日,环保组织为何如此反对放飞萤火虫呢?实是环境的变化使然,城市内基本上没有萤火虫生存的环境,“这里将成为10万只萤火虫的坟墓。”想一想,一时的浪漫,如果要以10只可爱的生命为代价,你还会释然吗?

  不仅如此,有专家表示,这些据称人工饲养的萤火虫,“其实多是野外捕获而来。”在萤火虫越来越少的今天,如果继续以这种手段来伤害萤火虫,终有一天,我们恐怕真的只能在纪录片中观赏萤火虫了。

  事实上,近年来,很多地方争先恐后举办萤火虫展,这一方面,反映出了人们对萤火虫的喜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萤火虫锐减的现实。面对环保组织的抵制,不少活动被迫叫停,但为何还是有人屡屡尝试呢?究其根本,恐怕还是利益在做怪。广州南湖的“萤火虫公园门票一个人35元,非天天开放,即便如此,对外开放两年多,依然有盈利。”更有人推断,此次放飞几万只萤火虫,且收费在60元以上,游客一多,主办者能赚得盆满钵满。面对巨大的利益,自然有人“放手一搏”了。

  姚明在一则公益广告中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对于萤火虫的保护来说,这个道理依然适用:没有观赏,就没有萤火虫的“坟墓”。你的喜爱,事实上成为了萤火虫毁灭的原因之时,我们的喜爱,又是否成为了“叶公好龙”呢?

  “爱它就放它自由吧!不要买它,带着你们的男友女友一起去乡下看岂不是更有纪念意义?在山上看不是更浪漫吗?装在瓶子里的那不叫爱情。”装在瓶子里的不仅不是爱情,更可能是伤害。保护萤火虫,请从拒绝付费观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