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观察:沪深交易所难效仿纽交所和纳斯达克

07.05.2014  10:24

  上海证券交易所(来源网络)

  沪深两市的“楚河汉界”近期频遭拨弄,沪深两大交易所之间的较量从“暗斗”走向“明争”,未来的全面竞争也是大势所趋。不过,不论是竞争还是合作,在实现市场化发行机制之前,这些都算是小打小闹。

  在长期行政化色彩浓重的A股大环境中,两市始终保持着“亦敌亦友”的互补合作关系。但近期证监会对首发企业在沪深市场之间自主选择上市地的表态,打破了二者长期保持的合作格局,竞争浮出水面。在28家预披露名单中,九华山旅游、龙马环卫等8家原本计划在深交所上市的拟IPO公司,改为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再加上此前的沪港通,两所之间的竞争被放大。上交所坐拥国企资源,深交所倚赖中小企业,二十余年来,两大交易所在监管部门的运筹帷幄之下,从抢夺政策红利到同质化竞争,两家交易所各自发力,高下难分。

  有竞争固然是好事,不能否认交易所竞争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和交易所服务水平。但在没有实现市场化发行机制的资本市场,谁在哪里上市,哪个交易所成交额高成交量大,对于投资者而言,效用有限。

  人们常常用美国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的竞争作为沪深竞争的未来模式,上交所定位于中国的纽交所、深交所定位于中国的纳斯达克。但要看到,在美国,这两者的竞争背后有着市场化的发行机制做支撑。美国的证券发行制度尽可能地限制政府机构的决策功能,让政府机构来充当监护者而不是执行官,注重监管的适度性,将政府监管限定在市场失灵的限度内,以便于市场功能的发挥。在注册发行环节,法律的约束力在于它确定了证券发行基本的规则,而且十分强调强制性信息的公开,要求以充分的信息披露达到公平公正的市场运作目标。法律也不对证券发行人本身的资格和质量做任何限定,而是交给市场去判断与选择。而我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舞台,整体市场化程度不足,支撑资本市场的法制、诚信、市场价值取向等基础条件发育不足。

  此前,亦有业内人士称,尽管表面看来,似乎眼下的新股发行价通过市场化询价方式产生,但这种缺乏正确激励约束机制的询价机制最终带来的是对市场的深层伤害,成为一级市场种种弊端的根源。无疑,要扭转这一现状,唯有设计更加合理的新股发行机制,重塑发行定价的博弈规则。

  在监管层为上市地选择松绑之后,企业IPO的发行上市环节无疑将更加市场化,沪深交易所的关系也将更加市场化。希望这种市场化能渗透到证券市场的各个环节,毕竟,市场竞争是推动资本市场现代化的源动力。(张燚)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