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不宜采砂——以吉安市青原区为例
近年,全国许多地方对河道采砂权进行了拍卖,使得河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同时加强河道采砂管理,保障防洪、航运和供水安全,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今这些问题,使河道采砂成了“鸡肋”。
以吉安市青原区为例。该区境内河流30多条,其中赣江、孤江、富水河等6条河流砂石资源十分丰富,并公开拍卖了相关河段的采砂权,目前全区共设立开采区12个。赣江青原段河道仅长30多公里,就设立了5个开采区。经过连续多年的开采,河道采砂管理暴露出系列问题:一是砂石运输车辆超载十分严重,多达百拾吨以上,给沿途道路、桥梁带来了毁灭性破坏,且沿路撒漏、飘尘,造成了环境污染;二是由于超载,砂石运输车辆在华能大道等路段引发了多起严重交通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三是河道采砂损坏了沿江堤防设施尤其是张家渡堤,影响了周边群众安全度汛。对下游吉安水厂和河东水厂两座中心城区水厂的水源造成了严重污染;四是城区范围河道采砂场太多,采砂船只林立,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五是采砂区的尾砂堆积如山,沙坑一个接着一个,水情、河情发生了重大变化,威胁了到此游泳的市民生命安全。
对此,吉安市中心城区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原市民反映十分强烈,多次采取不同形式呼吁解决好以上问题。市、区两级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多次联名提议:“禁止在青原城区河道开展采砂活动”,目前已列入青原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的重要议案,严加督办。
针对存在的问题,该区近年非常重视,采取相关措施,加强河道采砂、砂石运输管理。从相关部门抽调了精干人员,成立治超联合执法组,开展运砂车辆超载撒漏集中整治活动,设立流动治超点,加大超载、撒漏砂石的运输车辆处罚力度;专门聘请一支清扫队伍,加强105国道等主要干道的清扫保洁工作。但是,由于治超执法组人员偏少,权限较小,执法依据不充分,处罚力度不大,砂石运输车辆冲卡、威胁执法人员的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对砂石运输车辆超载、撒漏行为难以彻底、有效根除。
禁止在城市河道开采河砂,已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