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油画”到“中国油画” 在油画中体验历史的温度
孙为民 西北风情·塬上 2009年 自藏
詹健俊 起家 1957年 中央美院美术馆藏
年华似水,往事如烟,历史不只跟逝去关联。如今他们静静地在那里,向我们展开一部有血有肉的画卷,或烽火连天,或激情燃烧,或批判重建。“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近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展,历史这本“大书”因艺术而活灵活现,带着“体温”的一幅幅作品,传达着那些不曾忘却的纪念。
启蒙与叙事
油画,西传而来,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与17世纪法国向意大利学习油画不同,与18世纪俄罗斯向法国学习油画不同,油画在中国与教育伴生同长的身世,透露出它作为文化代表的价值。中央美术学院包括她的前身国立北平艺专和延安鲁艺,在油画的研究、创作和教学上占有代表性的位置。油画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吮吸的是中国社会变革与文化演变土壤中的营养。
20世纪初,李铁夫、李叔同、林风眠、丰子恺、徐悲鸿等一批艺术家远赴欧洲、北美和日本,他们将西方美术教育思想与方法引入中国,创建了中国的现代美术教育体系。西画三学(透视、解剖、色彩)在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普及,使得写实主义绘画在中国兴起。油画之“新”,新在创作手法与表现形式,更新在引导人们建立认知世界与表达情感的观念与方式。在展览的“新学启蒙”版块,我们能看到李叔同的《半裸女像》、李毅士的《王梦白》像、吴法鼎的《旗装女人像》等早期的珍贵油画作品。
展览中的“国家叙事”版块,让我们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后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和艺术理想。为革命历史造像,反映出油画家们对共和国的礼赞,也显露出他们以一种文化主人公的身份投入的真挚情感。《开国大典》《延安人》《天安门前》等一大批作品堪称中国美术的经典佳作,是一个时代的视觉记忆。
“今天看来,当年的作品表现语言不那么丰富,技法不那么成熟,可是由于画家诚恳和真挚的感情投入,艺术的感染力却历久弥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画家孙景波说。
精研与关切
公派留学苏联,举办马克西莫夫油画研究班,中央美院一度主要借鉴苏联美术教育体系和经验。改革开放也迎来了艺术思想的解放,中央美院恢复了工作室教学,恢复了本科教育,更展开了研究生和高级研修生的培养,几代艺术家同堂切磋,活跃的学术探讨蔚然成风,使油画教育得到了本质上的回归。据中央美院教师张路江回忆,当年读研究生时几个老师带一个学生,韦启美、朱乃正、靳尚谊、詹建俊等几位先生陪过他一起画画,大家戏称陪“太子”画画。
新一代油画家终于摆脱了从印刷图像遥想西方经典油画的无奈,他们相继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的艺术博物馆去观摩和研究。中国油画在中西文化交会与碰撞的语境中打开,美院教学在精研前辈经验的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本体精研”版块可看到美院师生当年创作呈现的蓬勃生机。
本次展览题目指向具象绘画,而非大家熟悉的写实绘画。策展人、中央美院教授殷双喜解释,相对于传统写实绘画,当代具象绘画更强调“呈现”而非“再现”,注重艺术家观念的渗入与主体的创造。这一概念的明晰,相信观众在观看展览时会有新的视角。
在世界视野中,中国油画仍然保持着专业的教学,似乎成为一种特例,不少老牌美术院校已取消素描教学等专业课程。在“当代关切”版块,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为中国油画家提供了一种整体的场域,这种整体的生机使得他们的作品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这种力量体现在批判性地发问和冷峻地揭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在经过了西方乃至全球艺术的当代转型之后,中国油画家越来越趋向于调转自己的视线,向自身的传统投注深度的观察,将中国的传统思维观念和东方的美学思想作为新的支持,以此实现传统的当代转换与创造性运用。
从“油画”到“中国油画”,既在时间上穿越了世纪的长河,更在精神内涵上体现出中国文化借鉴、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本次展览体现了油画的当代性与“中国性”的有机结合,或许我们可以发现油画在中国的文化寻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