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地托管 种一亩成一亩

08.04.2015  10:17

丰城市丽村镇游坊村地处偏远,却是著名的油茶产业村,他们在发展生态高产油茶产业中不断创新,通过探索与推行“四统一分”新模式,到今年3月全村高产油茶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其高产油茶连片种植面积、人均面积都是全省第一,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并将于10日召开全省现场推广会。7日,记者来到游坊村,探寻其创造全省“高产油茶第一村”的发展奥妙。

总面积5000余亩、户均32亩、人均6.5亩,游坊村创高产油茶连片种植面积、人均面积均属全省第一,这引来省内外业内人士关注。

据了解,游坊村地处缓坡丘陵地带,最适宜种植油茶树,油茶也是该村的主导产业。游坊村委会主任饶云珍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游坊村的茶山逐渐疏于管理,加上茶树逐年老化,产量越来越低。面对老祖宗留下的“绿色银行”,村民既无奈又迷茫。

时至2008年,国家实行新的粮棉油政策,开发高产油茶项目国家提供补贴资金。丽村镇抓住这一机遇,在游坊村找到探求老油茶林改造的突破口。据介绍,村里先规划出170亩老茶林,探索试行“四统一分”模式,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购苗、统一种植,分户管理(收果),进行“中央财政现代农业油茶产业示范项目”试点。

农户游大爷告诉记者,将山交给村里统一整地,一分钱不用出,只管上山栽树,这样省心、省事又省时。同时,整地后一分山地都不少,按原责任山数划定山界,大家也更放心了。

通过试运行,村民们尝到了甜头,至2010年,油茶林面积新增到450亩、2011年新增到1187亩。到目前,全村适宜种植高产油茶的5000余亩山地全部成功统一开发,种上了高产油茶,达到户均32亩、人均6.5亩的全省第一。

据了解,油茶种下后还得有4年以上的抚育期,而该村大多数人面临全家长期外出务工而无法管护的情况,如果任其发展,就有荒芜的可能。于是,该村又尝试一种“托管”模式。村民郗志平告诉记者,他自己有125亩油茶地,今年他以每亩60元的价格托管了其他人的30亩油茶地,既帮了乡亲的忙,自己又能增加收入。镇政府则应势利导,指定一名干部负责,建立专门委托管理信息平台,使外出户能找到“托管”人,让在家的空闲劳力加入托管队伍,确保种一亩成功一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