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治水兴赣,盛世伟业

10.12.2018  14:41

编者按:深秋时节,徜徉在赣江河畔,放眼脚下这一片土地,在过去的40年间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低矮瘦弱的防洪大堤,如今高大魁梧保安澜;昔日沟壑纵横的“江南沙漠”,今朝翠绿满地花果飘香。一座座惠民水利工程,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逐步构建起一个集防洪排涝、蓄水灌溉、水资源开发等综合效益的完整水利工程体系。改革开放40年来,江西省水利建设不仅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更完成了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华丽蜕变。


固堤束水 惠泽万民

1982年赣江发大水,赣东大堤樟树段最高水位达34.72米,超警戒水位2米多,那个夏天,我们经常通宵都不敢合眼……”回想起发生在30多年前的那场洪水,与堤防管理工作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江西省樟树市水利局堤防局副局长李是胡,至今仍心有余悸。而现在,他和他的同事们,再也不用在汛期提心吊胆地度日了。

位于赣江下游东岸的赣东大堤,与抚河下游西岸的抚西大堤统称赣抚大堤。作为省内第一长堤,每年汛期,它都是守卫当地百姓安危的重要“生命防线”。因年久失修,加之堤身全部由泥土垒筑而成,防水性能差,一旦遇水浸泡过久,极易发生险情。

为切实提高赣抚大堤的御洪能力,1984年起,江西省开始着手对其实施加固建设;1999年,进入全面系统化加固配套工程建设,并于2008年4月正式竣工验收。从此,赣抚大堤的“安全系数”有了质的飞跃。

值得关注的是,该加固工程建设内容除对堤身进行加高培厚、混凝土护坡、堤基堤身防渗处理、建筑物改造加固等常规措施外,还因地制宜,引入了生态、人文等理念。

日前,记者在赣东大堤樟树、新干段看到,绿油油的草皮平整密实地铺设在大堤背水坡,一眼望不到头,牛羊三五成群栖息其间,勾勒出一幅悠然宁静的乡村田园画卷。

江西省河湖局堤防管理科负责人敖跃飞介绍,该草皮植被是一种名叫马梗草的植物,根系发达,生命力极为顽强,不怕水冲、不怕水泡,对保持堤面水土有一定积极作用,且外表常年保持绿色,是用来做生态护坡的不二之选。

如果说乡村堤段重在保护生态,那么大堤穿城区而过,则更讲究与城市建设紧密相融,营造出人与水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位于樟树市区沿江南路上的江堤公园,为赣东大堤樟树段加固后,扩建美化而成,如今这里已是当地最著名的地标性景点之一。

拾阶登上堤顶凭栏远眺,习习江风顿时拂面而来。顺着敖跃飞手指方向,不远处的大堤上,不少市民正悠然结伴同行,欣赏着脚下安澜赣江的怡人秋色,一派人水相生的和谐景致。

敖跃飞告诉记者,堤防城区段与乡村段的最大区别在于增加了防洪墙,一方面为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与城市美化建设相融合。新建的江堤公园,不仅具备防洪减灾效益,还配套有相关基础设施,在提升城市品位的同时,也成为当地市民的最佳休闲圣地。

汛期已过,李是胡与同事们依旧坚持每天三个来回的巡堤工作,28.73公里赣东大堤樟树段,堤上的一草一木他早已烂熟于心。不同的是,如今的他再也不用穿着笨重的防水套鞋巡堤了。

以前堤上常年泥水横流,到了汛期更是没办法下脚,现在堤身不仅防渗,还修整得很漂亮,穿着皮鞋巡堤也不怕。”李是胡高兴地说。

今年65岁的程四根,家住新干县大洋洲镇程家村,从小在河堤边长大的他,水患留下的痛苦记忆可谓刻骨铭心,谈起现在的生活,爬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如今大堤变宽了,变高了,不用担心庄稼被水淹,老俵们的日子自然越来越好了!


赣抚大堤新干段鸟瞰

江南沙漠” 绿色崛起

深秋时节,记者驱车来到赣南兴国县境内,站在塘背小流域龙口镇都田村的山头眺望,碗口粗的马尾松将各个山头覆盖得严严实实,远近的山岭层层叠叠绿树成荫。难以想象,这里曾是另一番景象:红土裸露寸草不生,沟壑纵横的山丘崩岗随处可见……

塘背小流域属典型南方风化花岗岩流失区,加上诸多历史人为因素,导致这里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山上无树,地上无皮,河里无水,田中无肥,灶前无柴,家中无米”曾是它的真实写照,被中外学者称为“中国江南沙漠”。

谈起当年,63岁的土生土长村民廖获生回忆说:“过去地里基本种不活什么作物,即便成活,一场大雨下来就可能前功尽弃……

严酷的生存环境和生态需要,激发了贫困中人们保护水土资源和水保意识的觉醒。1981年,塘背小流域被水利部列为部管试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主导,省市县协作,采取生态防护型模式,对山、水、田、林、路、能进行综合治理。至此,传承苏区精神的兴国人民,以塘背小流域治理为起点,打响了治理水土流失的攻坚战。

穷乡僻壤中,竹节水平沟、反坡梯田、坎下沟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在当地推广开来……

开挖竹节水平沟、反坡梯田、坎下沟等,边坡上播草,沟两旁种植油茶。这样一来,可使60毫米以下的雨完全留在山上,滋养作物。” 兴国县水土保持局负责人郑亮星说。

如今,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昔日的“沙漠”渐渐变为“绿洲”,当地生态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如何解决“”的问题,让当地百姓富裕起来?兴国县从各地实际和群众意愿出发,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科学治理。发动群众在流域内开渠修路,改灶建沼气池,在土质较好的地段建经果林,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并采取农村合作流转承包、政府外贴等方式,鼓励项目区群众种树、种果、种草。

龙口镇都田村种植大户万秀娟自豪地告诉记者:“我家脐橙的销路现在不用愁,每到成熟季节,很多游客都会专程过来采摘,有时还不够卖……”万秀娟与丈夫多年前承包这里的荒山,栽下80多亩梨、脐橙、桃、柚、杨梅等果树,年收入相当可观。

事实上,兴国做好山水林田湖草保护文章,让荒漠披上绿装,又岂止是一个塘背小流域。30多年来,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江南沙漠”变成了茵茵绿洲,全县植被覆盖率由过去的28.8%上升到82%以上,森林覆盖率达74.6%。

2013年2月,兴国县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成为江西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打造鄱阳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区的精彩示范。

保护山水林田湖草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离开都田,万秀娟握着记者的手这样说。

水网互通 共饮甘泉

以前,家里饮用的是井水,碱性重,热水瓶里总有一些白色沉淀物,水喝起来还有异味。”乐平市浯口镇寨下村村民胡冬秀告诉记者,自从2013年村里通上了自来水,不但用起来方便,水还是甜的。

作为江西省内首个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区域,乐平的做法被称为“乐平模式”,并得到水利部高度肯定,成为全国推广的典范。

乐平市境内水资源非常丰富,长久以来,当地居民饮水多直接取自附近的乐安河及其支流。但受历史等因素影响,乐安河水受到重金属污染,地下水钙镁含量较高,水质较硬,导致全县仍有近70万农村人口饮用水得不到保证,水质性缺水严重,用水矛盾突出。

为解决这一民生难题,乐平于2005年至2008年间开始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一举缓解了部分群众的饮水难问题。但这些供水工程大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运行不规范,水质合格率、供水保证率和及时率偏低,难以满足群众需求。

城区饮水也存在不少隐患,调查显示,乐平市城区管网及设备设施老化严重,漏损率高达60%至70%,水压偏低导致大部分区域三四楼无水可用,且常因水压不稳及水管爆裂造成大面积停水。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成为城乡居民的共同期盼。

2009年,乐平市从高标准规划编制入手,确定了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自来水工程规划、率先实现城乡自来水全覆盖”的目标,并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把全市划分成6个供水分区,实现城乡管网互相连通。同时,通过“一延二改三建”的具体方法,目前已建成水厂10座,供水服务区域覆盖人口超过80万。

走进浯口自来水厂,清一色徽派建筑风格,别出心裁。这家日供水能力达3000吨的水厂规模虽不算大,但厂内拥有完善的沉淀、过滤、消毒等水处理工艺和严格细致的管理,水量、水质和供水保证率有保障。据悉,该水厂水源取自几十公里外的共产主义水库,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一类标准,整个水厂覆盖13个村,能满足3万余人的生活用水需求。

要让乐平90余万城乡居民都喝上优质自来水,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深思熟虑后的乐平市,决定靠政府加市场的“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项目资金,集中用于农村管网建设;另一方面与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合作,将原来乐平市自来水公司的特许经营权和全部资产整体移交,按工业地价划拨80亩土地用于建设新水厂,实行城乡统一建设和经营管理。同时,省水利投资集团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负责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供水公司则将城市供水的盈利,用于补贴农村自来水运营,如此以城补乡,实现工程的可持续运行。

现在每吨水1.24元,初装时水表加上材料费也只要300元。”浯口镇寨下村村支书方利林表示,“这样的价格让我们农民完全能接受,现在一瓶矿泉水还要一块多钱呢!

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城乡供水一体化作为一项建设投入、运行管理及维护费用都十分巨大的民生工程,短期想要获得回报很难。“这就是企业的战略选择。虽然目前不赚钱,但企业拥有了供水资源和市场,我们相信未来一定会有稳定可靠的收益。”省水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乐平浯口水厂

赣鄱明珠 峡江“”造

峡江,千里赣江极狭处,故因而得名。江西省内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建设项目——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便坐落于此。有江西省“小三峡”美誉的峡江水利枢纽,不仅是赣江最重要的防洪屏障,还创新打造出国内水利行业内多项工程技术亮点,为我国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生动“样板”。

日前,记者一行走近这座备受瞩目的工程,去探访它“”造背后的故事。

抬田”工程:移民不离故土

吉水县水田乡孔巷村,峡江水利枢纽库区移民新村。走进新村,一幢幢“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的庐陵风格小楼映入眼帘,显得格外雅致。

不远处的街道边,84岁的胡明曲爹爹正悠闲踱步。搬迁之前,他们一家住在土坯房,每年一发大水,房子就被淹,种的庄稼常常颗粒无收,生活十分艰难。“现在移民不用远离家乡,住上10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不说,田里也旱涝保收,真是做梦都想不到!”胡爹爹高兴地说,堆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神情。

据悉,峡江水利枢纽创造性探索出移民就地安置新路径,首次在库区大规模实施“抬田”工程。

所谓‘抬田’,就是将库区处于浅淹没区的耕地抬高至淹没水位以上。”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管理局副局长陈九灵解释,“具体做法是首先将所需抬田的耕地表土剥离30~50公分,然后经过基础填方,使剩下的地面高层高于淹没水位0.5~1.0米以上,在最上层覆盖35公分左右的黏土层,最后再将剥离的耕作表土回填,并配套田间工程。这样一来,不仅能保持土壤水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还能实现农田稳产高产,确保当地百姓生活无恙。

穿过村庄,眼前出现了一亩亩规整的绿油油水田,几个村民正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间劳作。水田乡党委书记李佣兵告诉记者:“现在,大部分农田都已流转出去,老俵们年底不仅有分红,平日去地里做做工还有额外工钱,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胡祝生是土生土长的孔巷村人,因家中贫困,他早年外出务工,自从实施了“抬田”工程,家乡的变化令他兴奋不已。去年,他辞去工作回乡创业,承包下几百亩耕地种植无花果、葡萄、桑葚和蜜柚等经济作物。他还聘请当地贫困户到自己的果园务工,每月工资在1000~2000元不等,大大调动了贫困户的劳动积极性。胡祝生因此也被评为吉水县脱贫攻坚“带头人”。

在孔巷村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地百姓对“抬田”工程普遍给予充分肯定。如今住楼房、种高标准田,“仿佛一夜之间,村里老俵们的生活向前进步了30年!”村民胡凯激动地说。

鱼道设计:让鱼儿“回家

登上坝顶,顿时眼际一片辽阔,两岸青山夹着一江赣水,秋风拂面,使人满心愉悦。

忽然间,江面传来“哗——哗——”的声音,“是鱼,是鱼!刚才越出水面了!”对于此景,大家表现得相当兴奋,但一旁陪同而来的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总工刘祖斌却显得十分淡定:“说明这块水域的生态保护得很不错。

刘祖斌告诉记者,早在峡江水利枢纽设计阶段,他们便特地开辟了鱼道,这样做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将修建拦水大坝对鱼类正常洄游产卵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使赣江里的生态保持平衡。

有试验数据表明,每年鱼类洄游季节,通过峡江枢纽鱼道的鱼类总量都在5万尾以上,其中3万余尾游向显示上行,证明鱼道设计对帮助赣江中鱼类洄游产卵作用明显。

赣江是鄱阳湖流域第一大江,数十种鱼类在此繁衍栖息。每年4月至7月,大量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等洄游鱼类溯流而上,到达峡江以上的赣江中上游段产卵。而此前,如何让鱼类顺利洄游,一直是困扰水利工程设计业界的一道难题。

如今,峡江水利枢纽通过巧妙设计,将鱼道中的水流速控制在每秒0.7米至1.2米,使之尽可能接近鱼类洄游所需的自然水流速,为鱼类打通“生命通道”,从而保持其正常生存繁衍,维护赣江良好水生态环境。

千里赣江生平湖。从“峡江之梦”到“梦之峡江”,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犹如赣江之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凝聚了几代赣鄱儿女的智慧与汗水,并由此成为新时代江西勇于创新,绿色兴赣,生态先行的最好体现。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