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财“学雷锋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二十九——法学院:“三四五”模式育英才,助力“法治中国梦”

26.11.2014  22:40
编者按:今年是毛泽东同志为雷锋同志题词51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雷锋活动在神州大地长盛不衰,已经成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也成为过去24年间我校卓有成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这些年来,我校坚持每月开展学雷锋活动,迄今全校已涌现学雷锋事件近2000件,校属各单位单位评选出逾百万件先进事迹,形成了叫响全国的“学雷锋月月评”品牌。

近日,学校在全校团员青年中深入开展了《青春学雷锋,共筑中国梦》主题系列活动,突出“意在善、贵在行”,有效地推动了学雷锋活动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常态化,在我校进一步浓厚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为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实现百年名校江财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为此,新闻网即日起推出“学雷锋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报道,展示江财师生精神风貌,敬请关注。

 

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全国人民都聚焦于法治中国的建设。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为弘扬法治精神,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学院响应号召,采取“三师引导、四轮联动、五大普法”的模式,努力培育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助力“法治中国”梦的实现。 注重“三师引导” 学风建设是办学成效的关键,需要进行良好的引导。学院充分发挥班主任、专业老师、校友三支队伍的力量,不同角度为学生做指引,营造学生良好的学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班主任导思” ,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引导,特别是注重思想品德和行为养成,学院要求班主任进教室、进寝室、进活动,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二是“专业导师导学” ,从大二开始为每个本科生配备专业导师,专业导师负责学术指引,指导学生写作论文,申报课题,报考研究生。今年本科学生发表论文数量大大增加,已达10余篇。 三是“优秀校友导业” ,这是学院今年思政工作和校友工作的一个创新,学院聘请三位优秀校友担任新生特约班主任,为新生进行专门的入学教育,通过参加班会活动、QQ以及电话咨询等形式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就业方向,与学生分享人生和工作经验,产生了很好效果。 发力“四轮联动” 法学院本科生人数少而研究生多,学校下放研究生管理权后,学院为推动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着力推进师生联动、本硕联动、党团联动、法德联动,鼓励学生“跨界”交流,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形成了教学相长、同学互促的良好局面。 一是师生联动 。学院不仅课堂教学采取情景互动、双师教学等模式,学院今年创新地采取“菜单式实践”的模式,请学生在现建成的32个实训基地中,选择去司法机关、监狱、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务部还是社区实践,由老师带队,老师和学生一起实践锻炼,既促进教学相长,也增进了师生的感情。 二是本硕联动 。不仅本科生与研究生一起办晚会、运动会,学生干部一起开会,还一起承办学术刊物《法域群儒》,点评学生论文,可以说很多方面活动都融合在一起。 三是党团联动。 党组织和团学组织共同开展活动,如党校、学生干部培训班都由党支部和学生会共同承办,学院创新地设置了一个论坛“法域辣评”,针对新近发生的国内外法律热点问题,如单独二胎政策、审判薄熙来等等,由党支部和学生会各部轮流承办,甚至组织双方辩论赛,党员表现最为活跃,较好体现了党建带团建。 四是法德联动 。学院既重视法学素养教育,也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将两者结合,如315、124普法,街头演讲,这些特色活动都是将德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学院还成立了尚法协会,将学院各类社团如法律服务中心、主持团、维权中心、演辩协会整合,便于宣传和社团管理,对内各自活动,对外一个名称,共同参加暑期社会调查、普法等活动,努力打造成法学院的品牌社团。 推动“五大普法” 践行社会主义价值核心观,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大力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理念。法律的普及并不仅仅是针对校园里的学生,而是哪里缺少法律意识,法律的普及就紧跟到哪里。为此,10月份学院成立了“法治中国”宣讲团,广泛开展校园、农村、社区、网络、监狱普法,为推进法治中国和法治江西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一是校园普法。 法学院一方面邀请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李林教授、北京大学原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韩大元教授、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长周叶中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教授等法学名家向学子们讲解“法治中国”梦,强调实行依法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维权中心、尚法协会等法律专业社团,采取在校园内设立法律咨询点,摆设法律知识展等形式,为在校师生提供法律服务、法律咨询。学生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价值核心观,做有益于法治社会建设的法律人。 二是农村普法。 法学院至抚州东乡黎圩镇农村进行普法调研,江财学子以问卷的形式了解了黎圩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法律观念,认识到居民们在一些方面存在法律意识上的缺失。在找到普法范围的漏洞后,更加明确了普法的方向,为今后的普法道路有增添一份希望,一盏明灯,一个风向标。 三是社区普法。 法学院与凤凰洲管理处合作建立了“法学实践教育和志愿服务基地”进行社区普法,学子们用自身所学的法律知识在老师的帮助下在社区进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法律知识演讲,不仅让社区的居民对法律知识有更好的了解,也让学子对自身专业知识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巩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学生实践技能,为普法又增添一抹光彩。 四是网络普法。 法学院组建了学院微信平台,由学生自主编辑,在新媒体平台上推送法律知识、经典案例和法律前沿信息。学生在编辑案例,了解法律信息、法律知识的同时也加深了自我的法律运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 五是监狱普法。 学院在第二阶段教学中组织学生去“江西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豫章监狱普法。大学生对服刑人员进行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使服刑人员化解心中结,更加愿意接受改造。学生还通过参观豫章监狱,听取狱警对案例的深刻剖析,听取服刑人员讲述成长经历、犯罪经过和改造感悟后,了解到普法的真正含义,更加坚定普法的信念。 学风成效凸显,考研率、司考率、就业率高涨 法学院学生对法律专业认同度提升。新生中有不少是高考调剂过来的,进校前对未考到自己第一志愿专业略微有些失落感,但是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对法学专业渐渐产生兴趣,今年据了解想转专业的比例大大减少,由调剂过来“被学习”法学变成“我要学”法学。法学院学生考研和司考热情高涨。学生考研率今年达21%排名全校第二,比去年提升4%,保送研究生4人,报送学校为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大学、苏州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司法考试通过率今年大大提高,年级按总人数通过率平均超过41%,2011级法务会计班按班级人数通过率高达55%,按报考人数通过率达58%。学生就业也有较大改善,今年常规就业率居全校第三,就业质量也有提升。今年全省模拟法庭大赛,有12支队伍参加,法学院获得团体冠军和个人“最佳辩手”称号。 弘扬法治精神,让法律成为一种信仰、一种习惯,法学院一直在努力。“法治中国梦”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升级版和加强版,法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培育更多专业过硬、素质良好的法律专业人才,努力奏出宣传和践行“法治中国”梦的最强音。(文/法学院 贺三宝 孟柳  编辑/孙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