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两化”融合 助推工业转型升级

29.09.2015  11:20

  ●高雄

  “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是提升传统产业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两化”融合在我国已提出多年,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远远不够,特别是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江西更是如此。建议在“十三五”期间,更加注重“两化”融合。

  要在政府引导上下工夫。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做“协调人”“组织者”,加快推动整个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之间的融合进程,做好自上而下的推进融合思想、深入落实政策的工作;引导产学研联合互动,为“两化”融合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支持。同时大力推行电子政务,以政府信息化为先导,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实现政府办公网络化、职能部门工作信息化、政府服务信息化,并通过网络,整合政府部门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以此带动“两化”融合。

  要在加大投入上下工夫。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技术创新、技改扩能、贴息贷款等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项目的支持力度。同时,强化企业投资主体意识,鼓励企业加大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资金投入,将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结合起来,努力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加快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信息产业及信息科研的资金投入,从而保障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全社会推广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强化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信息安全建设,为“两化”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要在人才保障上下工夫。“两化”融合需要大量精通电子信息、软件开发应用、工业生产等方面的人才,包括技术工人。可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优势建立人才库,有条件的企业会同科协积极建立院士工作站;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相关专业,加强前沿性学科和专业的教学力量,培养实用型人才;鼓励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发展社会性、市场化的信息化培训机构,建立“两化”融合的社会化人才服务体系。要在示范引领上下工夫。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选项。2015年7月,国家工信部确立九江石化“石化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也是我省唯一入选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这种生产状态可视化、装置操作系统化、管理控制一体化、应急指挥实时化、基础设施集成化的集经营优化、生产指挥、装置操作、运行管理、专业支持、应急保障于一体的生产管控模式,推动了生产运行管理的变革性提升,可大大节约企业成本、增加效益,应该成为其他企业学习的榜样。我省可以考虑选择一批龙头企业、优秀园区在省级进行“两化”试点,建设智能企业、智慧园区,积累经验,有效推广,从而带动工业整体转型升级。 (作者系九江市浔阳区政协委员)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