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带泪的牵挂,让我不敢给家人打电话

01.02.2017  16:39

 新华社西宁1月31日电 题:带泪的牵挂,让我不敢给家人打电话

  新华社记者李琳海

  已有9个年头,韩浩没有回家过年了。他说,对于春节,其实就像过周末一样,心里会有期待,但过完了还得调整心态,回到训练的主业。

  28岁的韩浩来自山东枣庄,目前是青海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体工一大队的运动员,训练项目为自由式摔跤。2014年,他曾获得该项目全国冠军赛125公斤级季军。

  农历大年初三,记者到多巴基地采访时,韩浩正和队员们一起踢足球。“因为自由式摔跤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项目,除了力量训练外,足球训练课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增强我们的身体协调性和体能。”韩浩说。

  自由式摔跤队教练薛品邦说,从大年初三,整个队伍就恢复了训练。早晨6点,队员们就要出早操,9点起开始实战对抗和体能训练,下午3点进行力量和身体协调性训练等。春节期间,队员们每天训练的时间约为6小时。

  韩浩说,因为春节只有两天的假期,队里外地的队员们都不能回家,大年三十,约50名外地的队员们聚在一起过春节。

  “平时还好,想家的时候能忍,到了春节,特别想家里的父母,大年三十晚,队员们一起唱歌、做游戏、跳舞,但狂欢后回到宿舍,感觉内心是孤单的,哪有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觉好啊!”韩浩说着,表情有些失落,“以后等我退役了,一定要回到父母身边,好好孝顺他们,感觉欠他们的太多了。”

  韩浩的队友卢玉莹是哈尼族,来自云南红河州绿春县,13岁起练习自由式摔跤,10多年前,在教练的推荐下,从云南来到青海训练。

  “刚开始来这里很不适应,那时候也小,很想家,训练4个月后,我还想‘逃回’到云南,最后被教练发现了,鼓励我好好训练,如今,青海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卢玉莹说。

  卢玉莹说,现在队里的队员们都在全力备战全运会,都紧绷着一根弦,每天进行着力量、速度、灵敏度和身体爆发力训练,就是希望拼一把能站上全运会的领奖台。

  她告诉记者,训练之余,她每天都会给家人打电话,但春节期间,会尽量少打。“过节时,特别怕听到家人的声音,一般聊几句赶紧挂电话。”

  “大年三十和奶奶视频,奶奶哭得很伤心,我也不敢再和他们视频。我知道,如果打电话的时间长了,电话两头的声音就从问候变成了带泪的牵挂。”卢玉莹说。

  卢玉莹说,除了春节,她很想和家人一起过每年农历十月在她们家乡举行的“哈尼十月年”,“这个节日,家乡人会摆长街宴,和家人在一起过节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她说。

  包平安是体工一大队散打队的教练,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他特别理解离家在外的队员们的心情。

  包平安说,现在散打队共有13名队员,其中有6名来自山东、福建、河南等外地,大年三十,他会把队员们接到家一起迎新年。

  “我也是这么过来的,每逢佳节身处他乡会格外想家,希望这些孩子们不要辜负了家人和教练的期望,在新年里有新气象。”包平安说。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