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定期发送手机短信传播法律知识

10.09.2014  15:40

        江西法院网讯  泰和县法院每逢周一就向辖区群众发送短信,内容不断突破,从刚开始的工作介绍,扩展到节日问候、生活小常识等。

        今年初,江西省泰和县人民法院创新宣传模式,通过手机短信建立了群众与法院之间的联络平台。

        “不了解法院,对法院工作不清楚……,每次走访群众,总是得到这样的答案,由于沟通有限,造成群众确实不了解法院,交流不畅通,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法院在群众心中的司法公信力。为此我们想到了一个办法,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及时把法院工作向群众进行发送,从而实现双方能够便捷交流。”泰和县法院院长罗兰瑛说道。

        手机短信从年初运行以来已有八月有余,从刚开始的不固定到每周一定时向群众发送,短信内容也突破工作界限,扩展到节日问候、生活小常识等,短短的信息凝聚了接受监督的真诚,传递了法律的温情。

        工作短信  简洁又及时

        “泰和法院“三优先”快执涉民生案件: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兑付。专项活动执结案件38件,兑付款项数百万元,实现预期目标。”7月28日,家住万合镇肖某收到这样一条短信。

        这是泰和法院在集中开展涉民生专项执行活动后,向群众及时发送的。

        而这时恰好肖某正与自己的用人单位发生着劳务纠纷。接收短信后,肖某如获至宝,拿着手机将短信内容向用人单位展示,不然他就向法院起诉,用人单位无奈便支付了拖欠的工资。

        手机短信运行以来,编发人觉得短信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工作,要有所突破,才能真正吸引阅读人的兴趣。

        “我们经过认真思考,一致认为工作短信简洁及时,才能让读者一目了然。及时在最短时间内把信息发出,使群众能够立即了解法院工作动态,大家现在去翻看一下短信就知道我们的很多事件都会及时发出,且每条信息的字数都限制在60字内。”罗兰瑛说起这一改变脸上总有一丝微笑。

        工作短信的简洁及时,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西昌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文艺说:“泰和法院的工作短信直接明了,能用短短几句话把法院工作介绍清楚,让我们爱看愿看。

        节日短信  原创显真情

        “现在一到过节,手机就响个不停,短信满天飞,可内容大多千篇一律。”在泰和县合力泰上班的小陈表示,在节日期间大家互相发送祝福短信,但大多没什么创意,只换了署名,有些甚至连署名都忘记改,而这样的短信感受不到一点诚意,有时反而会觉得无聊。

        五一节那天,他的手机响起来了,小陈漫不经心的一条一条的删,突然在一条短信上停下自己的手指,打开一看是泰和法院发来的一条节日短信,小陈在慢慢的品读,而这条吸引小陈眼球短信的魅力源于泰和法院工作人员的原创。

        针对一到节假日,“应付式”祝福短信烦人的现象,罗兰瑛亲自为手机短信编辑人员定下了严格的规矩,节日短信不能抄袭,必须是自己用心创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让群众感受到法院真挚的问候。

        “五一劳动节,在这样的节日里,泰和法院全体工作人员愿竭诚为您提供法律服务,保障您的权利,祝您节日快乐!”“周末到了,请放下手上的工作,放下所有的忧愁和烦恼,给自己来个全身心的呼吸,彻底享受生活乐趣。

        诸如此类的短信给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温馨健康提示,同时也搭建起了群众与法院之间沟通的桥梁。

        “都说法院很威严,谁能想到法院会发节日短信给我们,很亲切,短信编的也很温馨,以后凡是这个号码发来的短信我都要认真去看。”一个社区大妈乐呵的说到。

        生活短信  法律就在身边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工,不得扣押劳动者身份证等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不得以其他名义收取财物……”高考后,18岁的小肖成绩不理想,便就近进个厂找了份工作,正在与单位协商入职事宜时,一条来自泰和法院的提醒短信“恰逢其时”地来到小肖的手机中。

        “在入职中,我办理的很顺利,厂里没有乱要求我做什么,法院发这样的短信真实用,自己不懂法,这种短信起码让我们懂得什么是违法的,怎么去维权。希望法院多发一些这样的短信。”小肖说道。

        此外,随着现代资讯的飞速发展,短信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途径,许多生活常识都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学习。“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样的短信让劳动者懂得如何维权。

        “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人,将被罚款、拘留或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将失信名单上网公布。为了您的信誉,请不要心存侥幸,主动履行义务……”让群众懂得“老赖”的生存空间。

        谈起这些短信内容,一位公司工作人员说:“其实法律知识只有司法系统才掌握得最准确全面,他们提炼出来的知识并通过短信发送给群众,我相信我们看了之后都会受益匪浅。

        “通过将短信和知识、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定时向群众进行发送,一方面培养他们对短信平台的兴趣,另一方面起到宣传法律的效果。在挑选短信内容时,突出信息的新颖性和实用性,避免短信内容空洞脱离实际。周一之约,将时间固定下来,也在群众思维中形成一种理念,那便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加深法院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架起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这样才会提升司法公信力!”泰和县法院院长罗兰瑛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