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松树林下养蚯蚓 臭牛粪成了香饽饽

05.05.2015  20:55

臭牛粪成了“香饽饽”,泰和县苑前镇通过招商引资,用牛粪在松树林下养蚯蚓,不仅解决了养殖污染这一难题,而且还为当地农民增加了一条致富的路子。请听吉安台记者康美权的报道:
(牛粪养蚯蚓)
泰和县苑前镇是远近闻名的传统养牛大镇,全镇存栏百头以上的养牛大户有27户,加上散养户,全镇存栏肉牛有2万多头。但是随着养牛户的不断增加,牛粪的处理问题也成了困扰当地政府的一件头疼事。今年初,镇里引进客商在黄坊村租用60亩松林养蚯蚓,利用牛粪作为蚯蚓的饲料。技术员刘生锦:(出录音)我们不仅卖蚯蚓能赚钱,而且蚯蚓还生产蚯蚓粪,又可以作为水稻、蔬菜、烟叶等作物的肥料,卖给那些种植大户,每吨300块,每亩就可以获利900块左右。(止)
罗小梅养了9年牛,以前牛粪多的时候,只能堆放在牛场的空地上,不仅占用大量空间,而且还招来大量蚊蝇,遇到雨水天气,牛粪被冲走还污染环境。自从她和蚯蚓场签订了销售合同,蚯蚓场就定期派人前来把牛粪拉走,每月还能给她增加750块的收入:(出录音)以前的牛粪没人要,但现在养蚯蚓的要,一个月一头牛五块钱。(止)
松树林下养蚯蚓,看似是一个小小的创新,却让昔日臭哄哄的牛粪变成了香饽饽。泰和县苑前镇副镇长肖前仕:(出录音)通过松下牛粪养蚯蚓这个产业模式,我们这些养殖户,让牛粪变废为宝,还为我们客商养殖(带来)可观效益。另外一个,在松树下养蚯蚓使松树林更茂盛。(止)

(另播)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松树林下养蚯蚓,臭牛粪变成了香饽饽。农民增加了收入,乡干部有了作为,还化解了越来越严重的农村养殖污染难题,一举多得!乡镇招商引资,与其漫无目的地引进一堆貌似高大上的工业项目,倒不如因地制宜地针对和当地农民种养殖业密切相关的生态工程招商,形成有效产业链,既能保护青山绿水,又能鼓起农民的钱袋子!换个思维,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