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无情 人间有爱

13.08.2014  22:34

 

  (鹰潭市政协秘书长洪芬平接受江西政协新闻网记者采访录音)

  江西政协新闻网讯 今年六月,我省遭受50年难遇的重大洪涝灾害,据初步统计,截至6月24日,全省共有97个县(市、区)1174个乡镇863.3万人受灾,成功转移群众134万余人,倒塌房屋10万余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1.8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51.65亿元。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省抗洪救灾工作,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措施科学,率领全省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力挽狂澜,创造了抗洪抢险的奇迹。在此次抗洪救灾工作中,我省各级政协及政协委员积极投身抗洪救灾工作中,全力以赴,众志成城,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为夺取抗洪救灾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鹰潭市是这次重大洪涝灾害中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鹰潭市政协各级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政协的指导下,积极投身抗洪救灾工作中,涌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特别是鹰潭市政协主要领导,不顾个人安危,深入抗洪抢险第一线,组织群众成功排除险情,妥善安置人民群众转移。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职工踊跃向灾区捐款捐物,为灾后重建做了应有贡献。为了更深一步了解鹰潭市政协参与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情况,7月9日,我们特地电话连线了鹰潭市政协秘书长洪芬平。

鹰潭市政协秘书长洪芬平

   记者 :洪秘书长,您好!我是江西政协新闻网记者刘红,请您给我们介绍下鹰潭市在此次洪涝灾害中遭受的损失?目前灾区的情况是怎样的?

  洪芬平: 今年6月16日开始的集中强降雨,造成我市一场千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损失。说千年未遇,是因为据《天师府志》记载,坐落在龙虎山上清镇的天师府自905年前修建以来,从未进过水,而这次天师府内洪水深达1.5米。据统计,我市受灾人口59.3万余人,重点受困人员达23.63万人;房屋受淹20余万间,倒塌4.55万间,农作物受淹面积93.71万亩,绝收面积22万亩,冲毁农田近2万亩,死亡大牲畜8.5万余头,停产企业199家,众多基础设施被毁,预计全市遭受直接经济损失79亿多元。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政协的关心、指导下,在省直有关部门、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兄弟市的大力支持下,鹰潭市委、市政府率领全市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保家园,目前,抗洪救灾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记者 :在此次特大洪涝灾害中,鹰潭市政协是如何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的?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洪芬平: 在6月20日零时市委召开的防洪救灾紧急会议上,明确由市政协主席潘赞海代表市防汛指挥部全面负责余江县面上抗洪抢险工作,重点坐镇指挥余江中潢圩堤抢险。会后,他迅速赶到余江县五湖、洪湖两座中型水库,察看水情,指导抢险,排除险情,经过2个多小时的奋战,确保了浙赣铁路的安全。凌晨2:30,潘主席又迅即赶赴中潢圩堤。中潢圩堤保护着5万多亩良田和6万余名群众,是鹰潭市保护区域面积最大、保护人口最多的圩堤。到了中潢圩堤后他就一直在19公里长的中潢圩堤上来回巡查,指导处理一个个险情,既当指挥员、“技术员”,又当战斗员。下午5点,正在中潢圩堤巡查险情时,接到镇党委书记报告中潢圩堤金墩段出现险情,不知如何处理。于是,他又立即赶往险段,此时,堤内已出现直径50公分的管涌,浑水和泥沙大量涌出,堤身出现松动、坍塌迹象,大堤管涌口子迅速扩大,随时都有决堤可能!现场抢险人员有些慌乱,甚至有人提出立即撤离。凭借在98鄱阳抗洪抢险积累的丰富经验,当时他用力甩开身边人员,冲到漩涡旁边,大吼一声:“人在堤在,谁都不准走,谁走我撤了他!一定要全力抢救!一定能抢住!”他当即果断决策,确定了有效抢堵方法,武警战士和众多村民迅速填麻袋、铺棉絮、压石块、填砂石、堆沙袋。经过1小时的奋战,在超警戒线4.18米、超1998年洪水1.1米的情况下,管涌被堵住了,中潢圩堤保住了。   

鹰潭市政协主席潘赞海(左一)深入抗洪抢险第一线

  潘主席在指挥中潢圩堤抢险的同时,还指导余江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充分调动人力物力,做到科学安排,统筹部署,忙而不乱,整个余江县抗洪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根据市委部署,在灾情得到控制后,潘主席又连续几日,冒着酷暑深入贵溪市樟坪畲族乡、冷水镇、耳口乡,余江县春涛乡、锦江镇、平定乡、马荃镇,龙虎山景区龙虎山镇、上清镇等乡镇指导抗洪救灾生产自救工作,现场查看水毁基础设施、看望受灾群众后,对下一步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工作进行指导。

  春涛乡是余江县受灾最严重的乡,市防汛指挥部决定,派市政协副主席桂江萍全面督导协调该乡抗洪抢险工作。6月20日一大早,桂副主席率领有关同志立即赶赴春涛乡。当时余江通往该乡的道路已中断,车辆无法进入。她心急如焚,当即决定绕道余干进入春涛乡。一进入春涛后,她顾不得身体感冒不适,带病指挥抗洪抢险工作,协调组织救援力量,落实救援物资,抢修圩堤,积极解救被困群众,安置灾民生活。之后她又率领市政协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人防办、总工会负责同志深入该乡搞好灾后卫生防疫,安抚灾民情绪,维护社会稳定,指导灾后重建工作。她还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援助,共为春涛乡争取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物资价值20余万元。

  市政协其他副主席和市政协办公室负责同志也都下到各自挂点督导的乡镇,指挥、协调当地的抗洪救灾工作。

  市政协机关组成救灾工作组,包扶余江县春涛乡受灾最重的滩头村,采取多种方式安排好灾民生活,挨家挨户走访慰问,发放救灾物资,清理淤泥垃圾,搞好卫生防疫,帮助恢复生产。

  灾情发生后,县市区政协也积极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为第一时间指挥救灾,贵溪市政协主席、副主席于6月19日晚徒步十多个小时于次日凌晨4、5点到达所挂重灾乡镇,协调组织抗洪救灾;余江县政协每位副主席都担任了县里抗洪救灾各工作组的副组长,负责宣传、督查等工作;月湖区政协负责的童家圩堤官山段20日出现泡泉,他们组织人员,调集抢险物资,立即堵上,并连续几昼夜值班巡防。

   记者 :在这次抗洪救灾工作中,广大市政协委员是如何参与的?

  洪芬平: 在抗洪救灾中,广大市政协委员心系群众,履行使命,积极作为。他们中有自始至终坚守一线,冒着大雨和随时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危险,徒步前行7个多小时,迂回20多公里山路来到贵溪市耳口乡指挥转移群众2000余人,安置无衣、无食、无住地群众500余名的市政协常委、贵溪市副市长吴泉水;有在余江中洲变电站主控室电缆进水,围墙倒塌的危险时刻挺身而出,沉着指挥值班人员安全转移,自己最后撤离的市政协委员、鹰潭供电公司运行分公司经理华宏;有利用丰富水利知识,指导村民成功化解龙虎山景区延山塘水库险情,保住数千人生命财产安全的市政协常委、水利高级工程师章平平;有舍小家顾大家,置自家财物和身患重病在家的妻子不顾,安全转移邻居李大妈的市政协委员陈建东;有身处厦门,第一时间致电家乡问候,并以厦门鹰潭商会常务副会长身份发出捐款倡议,率先捐款1万元,共向灾区募集捐款30余万元的市政协常委祝斌;有马不停蹄,深入全市各灾区,详细了解受灾情况,组织全局技术干部指导灾后农业生产恢复的市政协常委、市农业局局长黄占共;有当了解到春涛乡受灾群众没水喝、没饭吃、没被盖时,联系捐助200箱矿泉水的市政协常委何才厚、捐助5000斤大米的市政协委员汪文胜、捐助300床被子的市政协委员章成永。

   记者 :目前,鹰潭市政协在灾后重建工作中付诸了哪些行动?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洪芬平: 7月8日,也就是昨天,我市政协印发通知,动员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迅速行动起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调动人民政协的各种资源,发挥人民政协的各种优势,通过履行职能的各种形式,切实为我市的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力献策;动员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继续发扬中华民族 “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为灾后重建搞好捐资救助活动,为受灾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截止目前,我市政协系统共为灾区群众捐款400多万元,物资价值260多万元,为受灾群众尽了一份力,为灾后重建作出了应有贡献。   

   记者 :好,谢谢洪芬平秘书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采访!再见!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鹰潭市政协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挺身而出,独挡一面,发挥政协优势,奋起抗洪救灾,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我们相信,洪水可以夺走财产,可以冲垮房屋,但绝动摇不了灾区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我们更坚信,只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就一定能够排除险情,战胜灾害,夺取抗洪抢险救灾的全面胜利!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