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推进“两化”融合抢占智能制造市场制高点

20.07.2015  19:04

    新华网江西频道7月20日电(王晶 储浩浩 丁建洪)江西人提起洪都,都记得这个军工老大哥。新中国第一架飞机60多年前就从这里起飞,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之一,一度是江西省国防军工企业的领军者。如今,在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中,迎着全面推进深化改革、推进发展升级的机遇,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洪都)掀起了第三次创业高潮。以信息化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航空工业制造技术水平;以智能产品为先机,抢占高端智能制造市场制高点;依托南昌航空工业城建设,推进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新跨越,开启带动全省航空工业升级新路子……一个全新的中航工业洪都展现在人们面前。

    数字领航 以信息化建设引领技术再升级

    “航空制造企业的升级跨越离不开一流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平。中航工业洪都虽然有着深厚的历史积累,在‘互联网+’时代,洪都更要高起点寻求战略定位和产品占位,不断提升制造能力。”中航工业洪都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承志说。

    根据中航工业洪都的“十二五”发展计划,公司确定了在航空装备领域构建训效、攻击、打击等三大核心能力、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机身段一级供应商、做大做强民品的战略。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制造技术再升级,成为中航工业洪都战略落地的有力杠杆。

    猎鹰L15高教机,是中航工业洪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双发超音速高级教练机,也是我国高教机的一个品牌。为了提高L15高教机设计制造水平,中航工业洪都在研制中以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基础,开展以数字化设计制造和并行工程为重点的飞机协同设计、试验、工艺设计和生产制造的“高教机数字化工程”。

    在国际教练机市场上,客观准确地评估教练机使用效果是一直困扰教练机研发单位和用户的技术难题。为攻克难题,中航工业洪都创造性构建教练机训练效能数学评估方法,并以该方法为基础开发训练效能评估软件,显著提升教练机领域训练效能定量分析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

    此外,中航工业洪都首次在国内航空制造业中建立了型号总信息师系统,从组织上保障了信息技术应用与科研生产高度协调一致,建立并行产品研制基本体系和数字化设计制造系统环境。全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协调、数字化加工技术的广泛应用,整体上提高了飞机研制水平,有效缩短了研制周期和研制成本。

    中航工业洪都还将数字化技术引入优化工艺系统平台,优化重构了工艺设计制造流程,建立了数字化并行工艺设计流程及数字化工艺设计系统,将成熟的工艺仿真纳入航空产品研制工艺设计主流程。在装配、钣金、机加、工装设计与制造等方面,全面推广应用工艺仿真技术,提高了制造工艺设计能力和水平,提升了工艺技术的可靠性。

    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中航工业洪都通过开展30多个信息化项目的应用实施工作,实现了对航空产品的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维护等全方位智能化掌控,实现整个飞机研制过程的实时化、可视化、无纸化和智能化制造,开启了“敏捷洪都”的新模式。

    智能驱动 抢占航空智能制造制高点

    在不久前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这是一个机遇。抢抓机遇,中航工业洪都已先行一步。”宋承志说。

    2014年8月15日,2014中国智能博览会在南昌举办,中航工业洪都便是此次展会的承办方之一。展会上,中航工业洪都展示的智能轮椅、L15飞行模拟器等产品成为一大亮点。

    早在2010年,中航工业洪都就组建了“狼团队”,进行智能机器人项目开发,力求形成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由于高端工业机器人领域已被国外占领,国内工业机器人核心器件都是从国外引进,附加值低。基于世界各国处于同一起步线,中航工业洪都逐步将视角聚焦在服务型机器人领域。

    2013年,中航工业洪都成立先进智能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做大做强智能产业,并确立战略定位:围绕复杂系统集成技术、智能移动技术、情感计算技术等三大核心技术做产业,重点开发各类服务型智能机器,开拓服务老人的信息化产业,并努力发展为先进智能技术平台和新兴服务产业的提供者。围绕服务老人的信息化产业,成为先进智能技术平台和新兴服务产业的提供者。

    围绕这一目标,中航工业洪都近两年来加快产品研发上市:推出智能移动控制器,作为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核心控制部件,这一控制器可用于控制各种智能移动机器人;开展面向机器人的嵌入式通用化智能移动控制器开发,目前进展较快。

    “以嵌入式机器人操作系统(EROS)和情感云计算技术为基础,两条线发展,两者相互支撑,最终全方位包裹老人智能服务,甚至更大的产业生态群”。——这是写入《中航工业洪都发展先进智能产业分析问答书》中的一段话。“公司不仅要制造大飞机、教练机,也要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养老甚至智能家居产品,加快航空科技成果向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转化。

    据介绍,未来中航工业洪都将依托智能移动技术,延伸可量产的各种消费类智能产品,打造小批量智能产业,进一步扩大其民用产品市场份额与竞争力。

    依城筑梦 以航空工业城为平台促进产业升级

    南昌东郊,瑶湖之畔,在曾是一片荒僻的湖乡野径上,总投资300亿元、占地25平方公里的南昌航空工业城,拔地而起。作为新时期江西省航空工业的领军者,中航工业洪都已在工业城内安营扎寨,开始生产大飞机的重要零部件。这里,将成为中航工业洪都产业升级新的平台。

    按照南昌航空工业城建设规划,中航工业洪都生产线、试飞区将实现整体搬迁。借力搬迁航空工业城之机,中航工业洪都全面提升技术平台、工艺系统与生产线,一批高标准、数字化、更加先进的厂房和生产线建立起来。

    随着满足大型客飞机研制能力需求的大部件装配厂房、钣金厂房、表面处理厂房、数控机厂房的竣工,以及总投资2300万美元的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投资6300万元的蒙皮镜像铣设备以及数控蒙皮滚弯机、喷丸强化机12米阳极化生产线、12米退火实效炉等重大技改条件和设备到位,中航工业洪都C919大飞机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并交付首个产品。

    一批先期开展的数字化机加生产线、钣金生产线、钳焊生产线、工装生产线、部装生产线等总体技术方案制订,充分协调规划需求与能力实现的路径,体现生产线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正是在这里,中航工业洪都按时保质交出了C919大飞机首架机前机身段、后机身段、舱门等重要部件。

    “除了硬件条件上的全面提升,航空工业城的产业集聚效应也将为中航工业洪都发展带来帮助。”宋承志说。

    据了解,南昌航空工业城还包含地方军工区、大飞机试飞区、航空主题公园、航空博物馆及配套居住区等项目,启动了江西省两化融合创新产业园建设,目前吸引了众多投资项目。除了中航工业在航空城布局中航工业洪都整体搬迁项目、南昌通用飞机项目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园、亚太航空通用飞机制造和无人机、直升机研发组装基地等一批项目也将陆续落户南昌航空工业城。

    “作为江西航空工业龙头企业,我们更应担起辐射航空工业全产业链优化升级、航空城内临空经济发展的重任,这是全体洪都人的责任,也是我们自身产业升级发展的路径。”宋承志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