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管理:放权+自治=活力——江铜集团武铜探索班组管理新模式纪实

12.03.2014  11:19

        班组是企业管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各项政令贯彻落实的最终落脚点。针对班组管理中存在的“三难、三不到位”( 既“派工难、过程控制难、奖金分配难”,“工段管理越位、班组管理错位、员工工作缺位”)问题,2013年,武铜提出了加强班组自主管理建设的新要求,推行“放权 + 自治”的班组建设核心理念,在所属选矿车间进行班组自主管理试点,建立了“班委健全有力、遇事民主协商、考核过程公开、奖金自主分配”的班组自主管理创建标准,积极探索班组自主管理新模式,推动班组管理由车间、工段管理向员工自主管理的转型,取得了明显成效。

      充分放权:让越位的、错位的归位,将班组管理的权力由车间、工段下放到班组,车间、工段不该管的少管、不管。

      “维修班组的员工自由散慢惯了,很难管理,‘派工’是每天都要面对的一个大难题。”当初领导多次做思想工作后才勉为其难当上精矿工段维修班班长的肖承汉向记者介绍着过去班组的状况,“班里连个班长都选不出来,每天都是由工段领导直接给维修人员派工,员工间有什么矛盾都要由车间或工段来协调、处理。

      面对班组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武铜选矿车间调整管理模式,给予班组充分的自主权,在试点班组中形成以班委“两长四大员” ( 班组长,工会小组长,学习、宣传员,安全、质量员,劳动保护监督员,设备、材料、经济核算员)为核心,以班组民主管理为途径的管理新模式。

      要实现班组自主管理,必须要有健全有力的班委。为此,该车间从班组中精心挑选主动性强、业务能力佳、具有亲和力的人员组成班组“两长四大员”,定期组织开展工作检查、学习交流、实地参观、班组长培训、团队文娱活动等,搭建起班组之间“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的有效平台,为班组自主管理创建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加强自主管理理念、方法、基本能力的培训,精心培养班组骨干力量,提升班组自主管理核心能力。同时,由车间、工段指导班组根据自身实际,将班组安全、工作性质、作业量、作业效率与质量等转化为分值,纳入班组自主管理考核办法中进行积分制管理,建立健全班委会、全员大会等制度,为班组自主管理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制度保证。“在经过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后,部分班组试行了自主管理。过去遇到安全生产上的问题都是由工段组织召开分析会,现在全都由班委牵头组织分析;过去工段总是要忙着协调员工间因为清洁生产、交接班等引起的小矛盾,现在班组员工自己解决矛盾,工段管理轻松多了。”该车间碎运工段段长李广新如是说。

      高度自治:让班组接过管理的指挥棒,将“遇事民主协商、考核过程公开、奖金自主分配”贯穿于日常管理中,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

      班组问题怎么解决、奖金如何分配,现在都由班组自己说了算。“9月28日晚班,袁辉强发现1#旋流器卡钢筋,给予5分的奖励,大家有什么意见?”在磨浮工段生产三班的班委会上,记者看到,班长柯尊华正在和班委们一起讨论当月班组员工绩效考核事项。在经过大家共同讨论,一致同意加分奖励后,柯尊华将奖罚情况及说明详细记录在册。他告诉记者:“每天把班组员工工作量、加分及扣分情况进行公开,大家心里都有了一本明白账。
这只是该车间试点班组自我管理、共同协商处理问题的一个缩影。“除了利用班委会和全员大会讨论班中事务外,我们还经常利用散步、到家中小聚等机会,边聊家常边说班中情况,对班组建设献计献策,比如说奖金怎么分配、排班怎么排好、调休怎么做更合理……”碎运工段主机班班长曹雪珍向记者聊着本班开展自主管理以来的一些做法。“我们把提升效率等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考核。每班要求操作人员对当班的提升效率自己进行登记,做到日检日清,使员工清楚自己及其它班次的效率情况,从而营造你追我赶的氛围,促进班组安全、高效生产。

      从班组安全、生产、成本的大事,到现场文明卫生、安全学习迟到早退的细微问题,现在全都由班委或全员共同参与讨论,以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共同协商解决。“咱们工人老大哥的政治地位提高了,原来别人管我们,现在我们可以自己管自己了。”精矿工段维修工刘静平自豪的说。

      活力迸发:管理顺了,员工的心顺了、气顺了、劲顺了,班组也更和谐了。

      随着班组自主管理的推进,喜讯不断传来。过去选不出班长的精矿工段维修班现任班长肖承汉高兴的说:“理清了班组管理的关系,感觉什么活干起来都顺了。全班气氛和谐,干完活大家经常会坐在一起探讨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和解决办法,这对于培养、带动年轻的维修技术人员非常有好处。”车间干部员工对于班组自主管理创建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变。工段领导从试试看、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到积极推动,员工对于创建工作会给大家带来额外工作负担的疑虑消除了,思想从抵触情绪转变为逐步理解,从被动应付变成主动参与。班组的小矛盾、小误解及时消除了,大家心顺了、气顺了、劲也顺了,班组更和谐了。员工工作热情得到有效发挥,排班不迟到了,出工不磨蹭了,工作效率提升了,上下工序沟通更密切了,维修质量、选矿综合指标提高了……10月中旬,选矿车间按照“成熟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对试点班组进行了验收。精矿工段维修班、磨浮工段生产三班等前期不同类型的五个试点班组全部通过了验收。“看到班组建设及员工主动性在自主管理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有信心把工段其他班组都提升一个档次。”李广新信心满满的说。

      记者感言:

      班组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只有车间、工段在“放权”的基础上,支持、帮助班组实现“自治”,最大限度的调动班组成员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班组建设的路必定就会越走越踏实,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