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派出所民警的一天 累并快乐着

13.05.2015  18:43

  6:45,每天闹钟响起的时刻。刚满9个月的儿子和我一同起床,给他把屎尿、穿衣、喂奶、洗漱,然后一起出发赶往东阳山路物流园的班车搭乘点(他外婆会提前到那接),时间总是十分仓促。像在机关时那样尽可能多地贪睡几分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啦。

  7:45,顺利坐上物流园的班车,穿过整个新区,到物流园下车后再步行约10分钟,潭东派出所就到了,时间刚过8点。

  到食堂用早餐,见张阿姨正在包肉包。我加快脚步奔了过去。“天天加班、加班,昨晚通宵到今日天光哟,这些小伙子……事情嗄么多,身体要紧啊,我看到心疼呢。咯不,包些包子大家换换口味,早上5点多发的面呢,小罗,有蒸好咯,快去食……”张阿姨见我一脸谗相便解释说。原来是这样,我赶紧洗手,先吃包子!

  “服务器老卡,真不行啊!”“赵哥1点多了都还在卡呢?”“哎,我想早点,不到6点就试,还是进不去!”饭桌上,熬夜的同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人口地理信息录入工作,是所里最近的一项主要工作。潭东人口四万八,每一个都必须采集录入,市局要求,月底前需完成90%以上的录入。没办法,兄弟们都拼了命了,任务繁重啊!

  赵清洲,大家习惯于叫他“赵哥”,将近45岁的老公安了,值班、干活,跟小伙子没有两样;年轻的巡防员们,他们通宵熬夜已是常事,经过历练,稚嫩的脸庞已被刚毅取代。“张永,你怎么还来啊,你孩子在你老婆肚子里‘超期羁押’十几天了,还不放出来?”我正走神,听到内勤张永被他们调侃。“哎,别提了,我老婆有我妈呢,小家伙要享受只能由着他了。我手上正好还有好几件事要处理,也正好陪着你们啊。”张永这个即将成为爸爸的内勤同志,老婆预产期过去十多天了,住院了,还天天能见他在所里忙进忙出,少不了被大家调侃几句。

  8:25进入办公室。户籍员小肖正在整理每天工作的必要用品,表格放好,打印机调试好。很快便有人来了:“帮我看下,我身份证到了没?”这一天的工作便正式开始。窗口工作,忙忙碌碌重复单调,却重要直观,我始终记得刚报到时,张少华所长的那句话:“你的窗口,就是我们派出所的第一张名片。”张所长,对了,不得不说他。眼镜一戴,斯文中带着刚毅,他公务繁忙,哪里都是事,啥都不能丢,哎!

潭东派出所工作人员正在录入PGIS(地理信息系统)。

  刘教,刘显忠,我们的副教导员,潭东所现在所龄最长的民警。这次局里调整,要调离我所,到另一个基层单位去了,我很不舍。他在潭东呆了十几年了,认识当地很多人,谁家什么情况,他都知道。

  “吃饭了,吃饭了!”不知不觉忙忙碌碌中,时间就到12:05了,食堂的阿姨在院子里扯着嗓子喊。大家终于停下手中的活,吃饭去了。“阿姨,给小许和星星留点菜,他们还在审讯。”对了,不是全部,听说凌晨还抓了几个小偷,审讯的兄弟们可没这么快吃饭呢。哎!基层民警就是这样,作息时间是长期不规律。而我,因为是哺乳期的女户籍民警,被同志们关照着,慢慢有了规律,吃过午饭,还可以小睡一下,虽有些遗憾,但更多的还是庆幸。可同事们依旧在干活,录入,看人,审讯,值班,出警,哪里有了情况,哪里就有我的那些同事们,兄弟们真的很辛苦!

  “施哥,陈哥,快出警,龙井村发生纠纷,要求我们尽快去处理!”“小淦去检察院送审了。”“就你俩去吧。”午饭后没多久,就听到外面热热闹闹的,原来又有警情了。对基层民警来说,最期待的不是和家人团聚,朋友相会,而是平安无事、宁静祥和的每一天。

  17:00,又到了吃晚饭时间。你会说,怎么这么早,这不是还没下班呢。别急,我还没说完呢。17:00吃饭,17:30开工, 21:00再回所!最近,我们所就是这样的工作模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要赶时间完成民调评警工作!

天黑以后往往是最忙工作时间。这是民警在巡逻。

  17:30,我整理好一天的工作档案,准备回家为期待了一天的儿子哄上一口奶。但我的弟兄们却在穿制服,准备电筒、雨被等,挨家挨户去做民调工作。农村,白天人都不在家,外出务工干活,只有晚上天黑才回来。农民,吃过晚饭后睡得又早,“民调”的最佳、有效时间只有几个小时,没办法,抓紧走吧!除了值班的,都下去了,农村养狗的多,春天蛇多,这些不安全因素,却成了大家晚上工作的一点小乐趣。我尚未回到家里,微信群里滴答一响:“哈哈哈,小曾被狗撵了!”一张狼狈的写真照附在上面,群里顿时热闹起来。

  21:00,我哄着宝宝准备睡觉,微信群里又传出对话:

  ——回来了,怎么系统还是这么卡呢?

  ——小李子,继续加班哈,争取今天多录一点,我们落后了呢。

  ——今天加班没什么,希望网络能好点,争取今天多录点,明天白天就算卡,我也能完成任务。

  万家灯火逐渐宁静下来,可微信晒出同事们的工作照中,潭东派出所的灯是明亮的,兄弟们都还在忙着。我离开了相对安逸的机关,来到潭东派出所几个月了,可我却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爱上这个大家庭。

作者生活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