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坑 负重致远的求索

10.04.2015  11:16

  流坑,这个有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中国首批传统村落”等多块金字招牌的“千古第一村”,它的保护与开发,既有头顶皇冠的荣耀,也有负重致远的求索。

  早些年,“青石板上尽是牛粪”,“篱笆乱搭乱建、菜地尘土飞扬”等对这个古村的负面评价时常出现于各类旅游贴吧。芳菲三月,记者走进了流坑,与想象不同,四面环山、乌江为带的这个村庄,正在萌动的春意中兀自美丽着。老者聚在游园一角拉着家常,村民忙着修剪龙湖岸边的柳条,孩童则三五成群地在古村小巷穿梭嬉闹。

  一份改变意味着一份努力。“在村口兴建或改造了29个包括小游园、绿化带、游步道等景观点,新建了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添置了4辆旅游观光车,我们把菜地和空地进行立体改造……”乐安县流坑管理局党组书记余剑向记者讲述着近年的变化。在基础设施趋于完善的背景下,古村旅游收入节节攀升。往年古村门票收入仅二三十万元,前年达到49万元,去年门票收入和导游收入则突破了110万元。

  记者爬上了古村东边的东华山观景亭,极目远眺,却见整个古村被“钢筋水泥”包围。余剑告诉记者,尽管古村保护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依然存在诸多困难。

  首先,古村人多地少,有七千多村民,但村子主要核心区只有3.1平方公里。早些年管理不完善,一些村民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在古村旁兴建新房,有的甚至在原地基上拆旧建新。尽管现在加大了对古村内违法占地、违法开发、违法建设现象的打击力度,但之前所建新房,拆除难度很大。

  其次,流坑还面临着资金瓶颈。对于一些社会机构来说,古村保护开发缺乏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社会资金很少参与进来,尽管政府投入很大,但古村保护是个系统工程,投得多,见效小。

  此外,因缺乏资金、产业支撑,村内多数年轻人在外地务工,这给当地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化是古村的灵魂,保护古村不仅是为了保护古建筑,也是为了文化传承。为了传承和发扬流坑傩舞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吹会,早在2000年8月,由35人组成的流坑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表演团正式成立。但十多年过去了,其中5位团员相继去世,那些稍年轻的则常年在外打工,只剩下10位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坚守。

  为了缓解古村人口膨胀、无地建房、违章建房等问题,当地政府积极引导村民有序搬迁。如今,许多村民已经搬进了附近的两个新村。此外,当地另外统一规划了600多亩土地,将分期分批地把400余户1000多位村民从古村内迁往此新村居住。而对文化保护遭遇的尴尬局面,余剑表示:“一方面加大投入,争取一批中年人加入传承队伍,一方面继续发展经济,吸引村民回乡。

  据统计,流坑共有明清古建筑260多处,其中明代建筑19座,牌坊楼阁59座,墙额、木匾、楹联达620余块(对)之多,至于木雕、砖雕、石雕、壁画、彩绘等艺术品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历经风雨沧桑的古文物,在古村的保护名单中,一个都不能少。尽管负重求索,但我们会竭尽所能,让脚下的这块土地变得越发美丽。

  曾文才 江西日报记者 万芸芸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