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四色抄孤本“江流记”展出 盖3枚乾隆皇帝印章

12.12.2013  12:50
江流记》 《释量论

  古籍普查重要发现暨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特展,昨天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开展。展览现场,从今年4月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精选的110余部古籍珍品,以及近年来古籍普查中堪称重要发现的50余部古籍一并展出,其中很多稿本和抄本是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我国于2007年正式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有11375部古籍入选。伴随着古籍普查,对珍贵古籍的鉴定和研究也日渐深入。此次展览,观众可以欣赏到甲骨文、敦煌遗书、宋元旧拓、古代舆图、民族古籍和外文善本等不少珍贵古籍文献。

  稿本作为书籍写作的最初形态,出自著者之手,最为可信,而未刊稿本、与刻本内容相异的稿本则具有更高的版本和文献价值,弥足珍贵。此次展览选取了部分名家稿本,其中有中国第一位驻外大使郭嵩焘所著《[光绪]湘阴县志》稿本。郭嵩焘作为湘军的创建者之一,是曾国藩的幕僚,他撰写的这部家乡志书曾由曾国藩批校,颇具文献价值。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鹤轩笔札》稿本,则收录了他游历宝应、高邮,担任好友孙蕙幕僚的一年多时间里代写的书启、公文、谕告等文稿。这些稀见稿本揭示出其少为人知的经历和思想,让读者在政治、历史、学术思想等方面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部分珍贵抄本。抄本是稿本或印本的传抄本,流传较少,在留存原书、校勘版本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此次参展的明代彩绘本《本草图谱》,图文并茂,相映生辉。据国图工作人员介绍,宋元时期的刻本都是单色的,明代彩绘本是目前所见较早的彩绘本。有趣的是,彩绘本《本草图谱》相较于《本草纲目》更注重图画,图片不仅是彩色的,图片尺寸也更大,而文字则比常见版本少一些。

  在展览的古籍普查重要发现部分,一本乾隆时期纂修的四库全书文源阁本颇引人关注。研究人员介绍,过去学界曾认为该版本四库全书已随圆明园被烧毁,但在广东发现的这件文源阁本,其中有校改字及夹签,疑为校订撤换本,确为乾隆内府写文源阁四库全书,属于文源阁四库全书仅有零本。

  本次展览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承办,全国60家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博物馆、民族宗教系统等古籍收藏机构联合举办。展览将免费展至12月25日。明天,国图还将举办“古籍保护主题宣传日”活动,现场展示古籍的保护和修复技术。

   尚小云“托孤”《江流记

  此次展览中亮相的珍贵抄本,大多带有丰富的文化信息。收藏于上海图书馆的清内府四色抄本《江流记》便藏有很多秘密和故事。

  所谓四色抄本,是用四种颜色抄就的,其中戏曲的牌名用黄字,曲文用墨字,科白用绿字,场步注脚用红字,看起来非常精美。国家图书馆研究人员介绍,四色抄本《江流记》讲述的是陈玄奘出世的故事,本子上注明了演出要在“两个时辰零四刻”演完。这是清乾隆皇帝敕命戏曲家张照编写的大内节戏院本,它不仅书写精美,还加盖了三枚乾隆皇帝印章。

  这本《江流记》是难得一见的孤本,其可追溯到的流传最早线索,竟是“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据上海图书馆方面考证,随着这本《江流记》一起收藏的,还有一封尚小云的亲笔书信。信中提到,将此书赠予当时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的总统府秘书周明泰。

  周明泰生于名门望族,酷爱戏曲并竭力收藏戏曲文献。1949年,周明泰迁居香港,临走前将自己所藏的珍贵戏曲文献都捐赠给了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这家图书馆是日军侵占上海后,由实业家和文坛名流们在租界内成立的,专门收集古籍以免落入日寇之手。新中国成立后,该图书馆并入上海图书馆,这批珍宝也渐渐得以整理挖掘。

   释量论》力证印刷术元代入藏

  “印刷术元代就已传入西藏,可是以前苦于没有证据。”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介绍,在古籍普查重要发现部分展出的《释量论》,终于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释量论》由古天竺佛学家法称著,为古印度因明学著作,是因明学者必备的重要参考书。此次展出的这部《释量论》,是2010年8月在西藏自治区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中被首次发现的。由于工作人员当时在其叶面上没有找到任何刊刻迹象,因此曾一度认为这是13世纪的写本。一个月后,更多专家为其“会诊”,根据这部古籍末叶的题记推知,《释量论》是元代至元年间刻印的。由此推翻了“元代无刊印藏文文献”和“明代以前无藏文印刷实物”的旧说。

  据张志清介绍,除了这一由西藏博物馆收藏的《释量论》,古迹普查过程中还在阿里和那曲地区发现了其他元代刻本,这进一步证明了印刷术元代已经入藏的说法。

   天一阁科举档案“出阁”进京

  科举制从隋朝产生到清朝末结束,共走过了1300多年历程。但是世界上科举考试文献传世的并不多,其中以明代保存得最完整,而明代科举文献有80%收藏在宁波天一阁。在此次展览上,观众得以见到天一阁今年送至国家图书馆参展的273种明代乡试录中的一部分,这也是该批孤本乡试录首次“出阁”来到北京。

  天一阁建于明中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当时,天一阁的主人范钦很有眼光,尤其重视地方文献和登科录的收藏。伴随着对天一阁文献的整理,今年273种明代乡试录打包入选了《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让人们领略了其所藏科举文献之丰富程度。据悉,这273种明代乡试录不仅在时间跨度上涵盖多个年份,在地域上也涉及福建、浙江、广东、山东、河南、山西、贵州等多个地区。(记者 李洋)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

高山族:高山族儿女有句心里话
微风徐徐,山雾袅袅,一路循着茶香,上饶之窗
仫佬族:以梦为马,绣出仫佬人的中国梦
广西罗城县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