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日报:扶贫资金为何那么好骗?
12月28日,审计署公告了1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扶贫资金审计结果。统计发现,有11个县存在贪污侵占扶贫资金的问题;10个县违规支出招待费用于请客、送礼、旅游等,违规总金额接近1110万元;17个县存在各种骗取扶贫资金的事实,总额超过了2150万元。国务院扶贫办督促边审边改、立审立改,并抓紧与财政部积极研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京华时报》12月29日)
面对巨额扶贫资金,究竟是审批部门“太傻太天真”,还是少数贫困县太惯于坑蒙拐骗?这还真是个问题。一边是土豪式滥用扶贫款项,一边是哭穷式骗取扶贫资金。其实,滥用贪腐也好,冒领骗取也罢,本质都是一回事:少数扶贫资金,已然成了不折不扣的“唐僧肉”。
正因如此,“穷庙富和尚”的故事,在各色贫困县一直不缺令人拍案惊奇的版本。譬如,国家级贫困县河南台前县因豪华办公大楼扎堆而闻名;黑龙江省海伦市明明是全国著名的“大豆之乡”,近年一边四处“哭穷”申请国家贫困县称号,一边却变相投资近亿元兴建政府大楼……
记得2012年初,“热烈祝贺新邵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时期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一则落款为“中共新邵县委、新邵人民政府”的LED宣传标语爆红网络。喜大普奔的消息,捎带着揭开了“贫困帽子潜规则”,有人一语道破天机:“贫困县”这顶帽子,瞧上去不好看,戴起来很温暖。可见,扶贫资金用不好、管不好,不仅容易让权力犯错、乃至犯罪,更容易使得“贫困”本身具有某种诡异的惰性偏好。
扶贫资金为何那么好骗?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细化为具体的两重追问:一者,在专业审计监督之前,面对扶贫资金上的乱象,发钱的部门为什么愣是不知不觉、成了制度意义上的冤大头?二者,除了明确可以定罪的贪腐之外,啃噬扶贫资金的任何违规行为,只需一退了之、一改了之吗?如果扶贫资金常年如牛栏关猫、绩效考核与制度监督始终“不在状态”,恐怕专业审计也难以逆转沉疴累累的猫腻。扶贫资金不能太“弱智”,从审批到监管,救苦救难的钱就该有个锱铢必较的样子。(邓海建)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